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1年第5期
编号:10697220
中国大肠癌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第5期
大肠癌;发生;诊断;分子生物学;筛检,项目负责人,Correspondenceto:,1基础研究,1.1发生机制,1.2,侵袭转移,1.3多药耐药性,1.4大肠癌与激素,1.5基因诊断和分子筛检,1.6基因治疗,2临床研究,2.1临床流行病学,2.2临床诊断,2.3肿瘤标志物,2.4端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515

    张振书, 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

    项目负责人
张振书,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同和南方医院消化科.

    Correspondence to:
Zhen Shu Zhang,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Diseases, Nanfang Hospital, Guangzhou, 510515, China

    Tel. 0086-20-85141561

    Email. zhangzs@fimmu.edu.cn

    收稿日期 2001-01-08 接受日期 2001-01-11

    主题词 大肠癌; 发生; 诊断; 分子生物学; 筛检

    张振书, 张亚历. 中国大肠癌研究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489-494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位居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高[1,2]. 大规模的人群普查研究表明, 35岁以上的人群中, 大肠癌的发病率约为24~32例/10万人口[3-5].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在大肠癌的基础、临床和预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简单介绍如下.

    1 基础研究

    1.1 发生机制 目前已明确,大肠癌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涉及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表现为多基因、多步骤的协同累积作用. 现已发现与大肠癌相关的原癌基因主要有K-ras, c-myc,抑癌基因主要有APC, DCC, MCC, p53, nm23等[6-10]. 我国浙江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郑树等采用减式杂交技术筛选大肠癌新基因HSU17714(SNC6)和HSU20428(SNC19),已被NCBI作为新基因录入. 其中SNC6已完成全序列测定, 为2932bp, 推测其为编码271个氨基酸的蛋白, Mr30000,染色体定位于22q13[11]. 研究发现HSU17714在大肠癌组织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达缺陷, 可能是大肠癌晚期的分子事件[12]. 近年来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遗传因素引起的大肠癌主要有两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4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