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52342
中医药降低乙肝病人的耐药率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17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5.17
     目前,在对乙肝病人的药物抗病毒治疗中,核苷类似物拉米呋啶得到广泛应用。有资料表明,服用拉米呋啶一年后,HBV—DNA阴转率为70%左右,转氨酶复常率为70%左右,组织学改善率为60%左右,疗效尚为理想。但由于拉米呋啶的作用只是抑制HBV—DNA多聚酶的活性,使HBV—DNA的复制受到抑制。故应用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一般认为要长期服药,不能停用,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病毒发生变异而耐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服用一年耐药率为20%左右,二年在30%以上,逐年增加。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抗病毒及改善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清除HBV的能力方面的传统优势,对中医药联合应用拉米呋啶治疗乙肝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认为肝郁毒蕴,精气双虚是病毒难以清除的关键因素,运用调肝解毒、益气生精等治法分不同病程阶段配合拉米呋啶治疗乙肝病人,其临床疗效有明显的提高,耐药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表明中西医结合在乙肝治疗中的巨大作用。

    (郭 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