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0752374
燕子经历了“苦难”的心理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6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7.26
     燕子从两岁半起就同父亲生活在一起,一直到10岁。父亲很喜欢她,样样都依着她,所以她从小就脾气大,很要强,凡事达不到目的决不甘休。上学后常常与同学吵架,有时气得全身发抖,吵架后从不主动喊别人,因而性情孤僻、少有朋友。上高中时,她爱上了一个男同学,给他写了一封信,但对方不喜欢她,不予理睬。她心中气愤不过,借故与他大吵了一架。过后,经常独自猜想自己是不是小时候调皮,脸上留下了不少伤疤而不漂亮,使异性看不起?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半是同家里人或女孩玩,很少同异性来往。虽然看到别的男女说说笑笑,心里挺羡慕,想去玩,却又不敢,怕被人“轻视”,因而总是竭力控制自己。一年半前,父亲突患肺癌,听到噩耗,她心急如焚,但又不敢告诉别人,怕别人幸灾乐祸,只是一个人呆呆地发愁。父亲去世后,她的情绪更坏,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与母亲、弟妹吵架,家里人也都疏远了她,使她越发感到孤独,下班后常一个人呆在房子里。一天,她看到电视中的床上镜头时,心中有一股难以启齿的躁动,这时恰好母亲进屋,燕子羞得满脸通红,心怦怦直跳。谁知第二天她竟神差鬼使地见到男性心里就痒痒的,油然而生和对方立即交合的冲动。她怕自己控制不住而出丑,从此不敢出门。

    燕子患的这种“异性恐怖症”,是由于她从小受父亲的溺爱,百依百顺,形成了“为所欲为”的不良个性,以致上学后不能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缺乏友情,长期处于烦恼、孤独的心情之中,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因为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欲”,缺乏正常的异性交往造成的。因为每一个发育正常的人在步入青春期后,都会出现向往、眷恋异性的意念及越来越强烈的性欲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未婚青年都可通过正当的异性交往而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使性心理健康发展。而她却在同学拒绝了她的“求爱”之后,竟长期背上自卑的包袱,压抑自己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在矛盾与苦涩中孤度青春。

    围绕着“本能欲望——人际交往不良——性心理压抑——怕见异性”的因果关系,医生同燕子进行了反复讨论,指导她调查别人对她容貌的评价。燕子渐渐地明白:怕自己容貌不佳、被人歧视是自己敏感多疑的结果,只是多余的担忧。随着认识的转变,她开始正常地与人交往,三个多月后,已能自在地同男性交往,半年后,原有症状完全消失,并谈上了男朋友,品尝着爱情的甜蜜。 (杨司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