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54614
浅谈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8.09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取得了进展,这些药物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还达不到根除的效果,但的确可以消除或降低慢性乙肝的传染性,终止或缓解肝脏损害、改善肝功能,预防或推迟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因而成为慢性乙肝治疗的新趋势。目前得到国内外公认的有效药物仅有干扰素和新一代核苷类药物拉米呋定等两类,但也存在不足,如干扰素适应症较窄、有效率偏低、副作用较大;拉米呋定有效率虽高、副作用虽小,但需长期应用,长期应用又可造成耐药;而其他药物如中草药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尚难以肯定。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由于机体对乙肝病毒处于免疫耐受状况,抗病毒治疗常难以发挥作用,故原则上不主张应用。急性乙肝常呈自限过程,90%以上可完全治愈,故无必要常规应用,仅在病人有慢性化倾向时方可考虑。失代偿肝硬化和重型乙肝不适合干扰素治疗,若存在乙肝病毒复制时,可考虑拉米呋定治疗。

    慢性乙肝和早期乙肝肝硬化伴有乙肝病毒复制者,可考虑应用干扰素和/或拉米呋定治疗,但也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已有因病例选择不恰当和随访观察不系统,应用干扰素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和使用拉米呋定出现耐药造成疾病复发的报道。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应全面了解病史,进一步做肝功、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指标检测,必要时做肝组织穿刺,以判明病人肝损伤和乙肝病毒复制的状况,并在有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还要做好随访观察。

    另外,近来国外已有多种新的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观察或批准临床应用,如每周仅注射1次的长效干扰素,使用方便,疗效更好;新的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对拉米呋定耐药的患者仍然有效;基因治疗也在深入研究之中。应当相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进展和治疗、预防手段的完善,乙型肝炎终将会被治愈、控制,甚至消灭。

    (咨询电话:0531-7935971转8011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