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0766280
病人的营养还有保障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8.09
     记者从山东省济南市几家综合性大医院获悉:对病人治疗流程举足轻重的营养师,如今在住院病人成百上千的医院中指屈指可数,少得可怜:山东省立医院有正式在编营养师2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5名。

    据了解,按照国家规定,每一所医院营养师与病人的比例应为1:120,而且必须配备一定人数的厨师专门为病人烧菜。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济南市各家医院的营养师人数与病人的比例还不到其一半。山东省立医院营养科仅有2名营养师,却“管理”着近1100名病人的就餐。

    山东省立医院工会副主席高国起说:按比例计算,营养师的人数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在改革中协调解决。

    病人不能吃“大锅饭”

    山东省立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陈立勇告诉记者,恰当的营养支持能够使药物、手术和放疗等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一些特殊病人如糖尿病、肾病、甲亢、昏迷不能自助进食者尤其如此。而特殊病人如果不按配制的营养饭菜饮食,就会殆误病情。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如不控制蛋白质,将出现生命危险。脑瘤病人进行颅脑手术后会昏迷一段时间,如果在此期间医生仅给病人打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就会造成营养不良,术后恢复期也将延长。在一些医院,这些特殊病人能占到三分之一。
, http://www.100md.com
    陈大夫说,按正常操作,营养师需要了解特殊病人进院后的情况,对每位特殊病人进行饮食配制,每周定期查房,写营养病史,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但目前营养师人数少,根本无暇配菜;即使配了菜,因为厨师少,厨师亦无暇开小灶为特殊病人烧菜,于是病人只能是厨师烧啥吃啥,厨工送啥吃啥。

    特殊病人在吃“大锅饭”,普通病人更是无人问津。35岁的谢女士近日因患妇科病住进了医院,她说,丈夫每次都陪她到医院就餐,看着那些没生病的人可能会一吃为快的食物,谢女士却眉头紧锁,吃什么都没胃口,只是充饥而已。谢对记者说,她觉得自己到医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病。至于医生是否建议过她的饮食营养问题,谢表示“没有过”。

    家属该不该介入

    在省立医院,记者遇到刚刚买好饭的郑女士,她告诉记者:母亲患了胆囊炎引起的胰腺囊肿,住院一个多月了,医生建议吃清淡食物,每天她都会送饭到医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郑女士的母亲一样,由家属包办饮食的病号不在少数。无怪乎一些医院的有关领导这样抱怨:现的病人住院往往是住一陪二,甚至更多,病人吃饭哪有医院插手的份儿?
, 百拇医药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些医院曾规定住院病人要吃医院的伙食,现在要求不那么严了。对于需吃治疗饮食的特殊病人,医生会在病历上写明他不能吃哪些东西,以前是100%的要求,现在医生只是建议而不会强制他必须在医院食堂用餐或定餐。

    到底家属该不该介入病人的饮食呢?为此,陈立勇营养师表示:营养,甭说是对病人,对一般百姓都很重要。就治疗饮食来看,大多是低盐低糖低脂食物,肯定不算好吃,对病人的选择会有影响,家属不能过多地牵就病人,过多地介入病人的饮食,若这样做,是在帮病人,而会害了病人。

    营养怎样补才合适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在家属为病人准备的饭菜中,大部分都是鸡鸭鱼肉等荤菜。这样是不是合理呢?有关专家指出:营养并非鸡鸭鱼肉昂贵食物的“专利”,病人的营养补充与其支付能力无关。如补充维生素可以吃高档水果,也可以吃青菜;补充蛋白质,可以从海鲜也可以从豆制品中摄取。专家同时指出,营养补充存在个体差异,到底怎么补才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病情,还得请教营养师。

    省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科有关人员说,“营养问题至关重要,病人的营养尤其要注意,医院的营养科有‘第二药房’之称,但彻底解决病人的营养问题,不是某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医界和大众共同提高认识,共同努力。首先是病人必须认识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其次,医院应配备足够的营养师,加强营养师与临床医生的联系,提高营养师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率。”

    (记者 杨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