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1年第8期
编号:10697352
感染性腹泻病原及诊断程序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第8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项目负责人 聂青和. nieqinghe@hotmail.comhuangj@fmmu.edu.cn

    Tel: 0086-29-3577742, 3577595

    收稿日期 2001-06-13 接受日期 2001-06-28

    

    主题词
腹泻/微生物学;腹泻/诊断;感染/微生物学;感染/诊断

    聂青和. 感染性腹泻病原及诊断程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9(8):925-926
, http://www.100md.com
    0 引言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是一个古老而常见的疾患,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感染性腹泻这一诊 断名称,虽然也可称为感染性腹泻病(infectious diarrheal disease),但实际上,这是 一个综合征. 许多病原已明确的疾患如霍乱、细菌性痢疾、肉毒中毒等也属这一综合征范畴 之内,但已有特定的名称,不必再用感染性腹泻这一诊断名称[1].

    感染性腹泻为一组广泛存在并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胃肠道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 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 在我国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 首位[1,2]. 从细菌学监测来看,在所检出的病原菌中,痢疾杆菌仍处首位,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尤以5岁以下为多,新生儿也可感染[3,4]. 空肠弯曲菌在小儿感 染性腹泻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位为非伤寒性沙门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引起人类沙门菌感染的菌种亦逐年增多[5]. 近20a来, 感染性腹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例如阐明了大多数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及其致病机制, 使中毒型菌痢的病死率大幅下降在1%以下,方便、有效的口服补液疗法(ORT)的推广应用,显著地改善了腹泻脱水患者的预后等. 然而,感染性腹泻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重要的医学难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中,有不少老的病原体近年有重新活跃或菌种变异趋势,致腹泻的新病原体不断涌现,这些都给实验室诊断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1,6].
, 百拇医药
    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腹泻病例达30亿~50亿例次. 特别在婴幼儿不仅发病率甚高,而 且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7]. 此外老年及免疫受抑制的患者,亦是腹泻的高危人群. 旅游者因面临环境和卫生问题的挑战,亦为腹泻的特殊高危人群[8]. 估计全世界每年约500万人死于感染性腹泻,主要患病人群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发病主要与入侵原微生物的毒力及患者的敏感性相关. 临床症状很难作为感染性腹泻病原诊断的依据,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相关检查. 感染性腹泻虽由确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但亦与多数腹泻患者一样呈自限性病程. 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是治疗的关键,抗菌药 物的使用应有明确的证据和指针,而抗胃肠动力药物亦应谨慎使用[9,10]. 除环境饮食卫生外,感染性腹泻较新的预防策略是发展相应的疫苗[11,12].
, http://www.100md.com
    1 病原学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随着近年来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 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不少新的肠道病原体,但仍有20%~35%的腹泻患者未能检出病因[13,14],而被称为“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 现将已知感染性腹泻的 主要病原体列举如下[1-17]图1

    2 诊断程序[1,2]2.1 准确收集流行病学资料 ① 询问患者腹泻前饮食、饮水 、起居与用药情况;② 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大便习惯、工作及环境;③ 查明患者所在地和同饮同食者腹泻流行病学史;④ 了解当地循环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和群体免疫状况.
, 百拇医药
    2.2 客观认识临床征象重点把握下列临床资料 ① 腹泻的起病方式与病程经过;② 腹泻的频率、性状及时间规律;③ 腹泻的伴随症状与 体征;④ 腹部体检包括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⑤ 患者全身状况:包括神志意识、血压、脉搏与皮肤弹性.

    2.3 合理选择辅助实验室检查.

    3 参考文献

    1 聂青和主编. 感染性腹泻病.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59

    2 赵东海. 腹泻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661-662
, 百拇医药
    3 Katyal R, Rana SV, Singh K. Rotavirus infections. Acta Virol,2000;44:283-288

    4 李志荣, 何晋, 石小湘, 欧丽亚, 蒙育林, 高海莲, 叶宏. 新生儿腹泻180例病原分析.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4:538-539

    5 Schaechter M. 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2000: the view from here.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1;65:119-130

    6 Dharmarajan TS, Sipalay M, Shyamsundar R, Norkus EP, Pitchumoni CS.Co-morbi dity, not age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 in
, http://www.100md.com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0;6:198-201

    7 蔡丽敏, 张长, 陈荷, 江维平, 毛文祥. 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病原研究.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5:383-384

    8 Ryan ET, Kain KC. Health advice and immunizations for travelers. N Engl J Med, 2000;342:1716-1725

    9 Carroll KC, Reimer L. Infectious diarrhea: pathogens and treatment. J Med Lian, 2000;48:270-277

    10 Saavdra J. Probiotics and infectious diarrhea.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S16-18
, 百拇医药
    11 Wilcox CM. Etiology and evaluation of diarrhea in AIDS: a global perspective at the millennium.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0;6:177-186

    12 Hohmann EL. 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 Clin Infect Dis, 2001;32:263-273

    13 聂青和. 新致病性弧菌与感染性腹泻.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5;15:251-253

    14 聂青和. 艾滋病与感染性腹泻的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1996;3:24-26

    15 周吉礼, 许春华. 原虫性腹泻与对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93-95

    16 聂青和, 李梦东.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17:139-141

    17 Allos BM. Campylobacter jejuni infections: update on emerging issues and trends. Clin Infect Dis, 2001;32:1201-12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