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00494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8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41期(总第817期 2001.10.08)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类统计的一种方法,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五种。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全部白细胞总数的50%~70%,因此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必然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增减。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1、嗜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1)急性感染,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球菌感染;(2)中毒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性酸中毒、子痫等;(3)其他如出血、恶性肿瘤、应激、异种蛋白注射、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均可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增加;(4)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新生儿、体力劳动等。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病)、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药物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清病等;(2)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牛皮癣等;(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5)其他,急性感染治愈期,肾移植术后,放射线照射后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另应用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亦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某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脾切除术后,狂犬病疫苗预防注射后等。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重要临床意义,但ACTH和皮质激素类会使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4、淋巴细胞增高见于:(1)病毒性疾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2)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伤寒恢复期、肝炎等;(3)血液病及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妇女更年期等;(5)其他,如营养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后恢复期、传染病痊愈期等。

    淋巴细胞减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5、单核细胞增高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以及何杰金氏病、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等。

    单核细胞减少见于疾病病程的高峰期,其临床意义不大。, 百拇医药(谭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