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52964
临床用药心得(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0.25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袁兆荣

    3、临床用药的量,一定要因病、因证而异,掌握准药量

    临症要根据疾病的诊断及症状的轻、重、缓、急及虚实用药,要因病的实际情况而用药。本着中医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现在有的人不论身体的虚与实,有病无病;不考虑现在的生活条件,而服用补益的药品,而引起副作用,出现牙龈出血及鼻出血。也有的因夏天气候炎热而过量服用苦寒之品而引发心率减慢等症状。因此,自己用药进行调理,一定要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按照医生说的用法和用量服用,以免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副作用。

    每味中药一般量从1~10克或到15克,应根据年龄与病情的变化,在用量范围内加减。临床用药应因症状的不同而不同。症状轻,用药量过大,药力过则伤正气;重病用量轻,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4、药物有有毒无毒之分、峻烈缓和之别

    临床用有毒的药物,量宜从小量开始,应严格控制在安全用量的范围内。即使用量较小,也不宜长期使用。要根据病情变化加减或更换其他药品。如附子、川乌、巴豆等辛温有毒之品,用时除严格炮制之外,量要从小到大。

    5、儿童用药与成人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儿童的药物用量宜轻不宜重,约是成人的1/5~1/3。另外,还应结合儿童的体质、四季气候的变化灵活使用。儿童患病多是呼吸或消化系统,用药时也要加以注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