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华医药
编号:10752846
中药外治“老寒腿”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0.25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 马民

    济南市中医医院 张桂娟

    “老寒腿”是因环境寒冷、潮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不适,多发于北方。198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把其正式命名为“风寒湿性关节痛”,简称“关节痛”。我们采用中药煎汤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伸筋草、路路通、红花、细辛各15克,土茯苓、透骨草、艾叶、威灵仙、川椒、白芷、元胡各10克。

    方法:加水煎煮后,先以热气熏蒸,待药液温度适中再将腰髋及下肢、关节浸洗30分钟,边洗边按摩,水温低时再加温使用,一日2次,每剂用2天,4天为一疗程。患肢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熏洗后,若配合理疗则效果更好。

    “老寒腿”患者均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史,表现为寒冷季节影响的髋、膝关节或双下肢冰凉、疼痛。但无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异常及患肢触、痛、温觉异常,实验室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常常因劳累、寒凉刺激而复发或加重,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如芬必得等,但长期服用易致胃炎、溃疡等病症。中药外洗可奏活血散寒、通络止痛之功,使药物直达病所又无口服药物之弊,简单易行,事半功倍。值得一提的是本病应明确诊断,并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相鉴别。若为以上周围血管疾病,则中药熏洗法当慎用。如果使用,应特别注意药液温度,以免加速患肢的坏死、溃烂。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CT或彩色多普勒等辅助手段,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诊断明确,中药熏洗,疗效颇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