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周刊
编号:10754799
血糖:高不成低不就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0.25
     当血糖降低到某个值时,神经细胞就不能得到葡萄糖的供应。如果这种状态持续10多分钟不能缓解,神经细胞的活动将受到抑制,出现相应神经细胞功能受损的情况。糖尿病患者长期发生低血糖会导致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精神异常,以致饮食及药物治疗难以实施,明显影响对血糖的控制。还可发生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感觉障碍而致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尤其对老年病人来说,低血糖的危害绝不逊色于高血糖。

    糖尿病人在使用降糖药过程中,除了要了解药物的适应证、作用时间、用量范围、主要的副作用外,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对血糖的影响,如饮食、运动的增减情况。运动量增加但忽略了就餐的定时定量,就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预防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关键在于合理进餐、适量运动及正确使用降糖药,使血糖保持或接近正常,而不必苛求“偏低”。如果因食欲差异致食量大减,或因其他原因未能按时就餐,应减少或停用降糖药物。增加运动量或劳动强度时,须增加进餐量或减少降糖药的剂量。

    低血糖反应常突然发生,较典型的症状有出冷汗、心慌、软弱、头晕、恶心、脸色苍白等。但老年人上述症状可不明显,表现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注意力不集中、神志不清,甚至躁动、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此时应赶快喝上一杯糖水,症状可很快缓解。然而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无低血糖昏迷先兆,极易发生意外。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