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患关系 > 医患之间
编号:10755266
赌注——一个医生的自白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0.25
     □冯连彩

    我是一名刚工作不到两年的医生,有时面对很凶的病人或其家属还是紧张和不知所措,不知道替自己辩解。而面对无钱或者穿得比较破烂的病人总是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怜悯的感觉。

    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清楚,该检查的必须查,该开的药一定得开,万不可感情用事。稍一同情,稍一心软,把某项检查和化验从自己笔下划掉,或许病人会很感激你,如果确实没事,如你诊断的那样,你会为自己自豪;如果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那过后(等病人走后)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万一不像自己诊断的那样,延误了病情怎么办?或许一天、两天……甚至有时直到病人来复诊时,我的心才能安然放下。

    我总觉得作为一名医生就必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要心细,不要因为或者以为病人可能知道而忽略。如药物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以及服药的次数与时间,我都亲自叮嘱与查对,而非下完医嘱就了事;二要大胆,不可畏手畏脚。医生的职业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很多人总是不理解,说医生怎么误诊误治这么多。自己做了医生才清楚,有时凭自己现有的临床知识并不能做到对每一个病人都会诊断明确,治疗有效。因此,我就通过多查资料、多问上级医师、多独立思考,然后给病人一个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这期间要经过多少次的思想斗争,最后才下定决心作出决定。毕竟这是以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呀!
, 百拇医药
    对于现在的医疗纠纷之众多,我有时替病人鸣不平,有时又想替医生伸冤。尽管我也知道总是有一些不负责任、视人命如儿戏的医生,我对有这样的同行感到羞耻,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主要是由于我国医生受教育层次的不同造成的。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仙,我们只能就现在的临床经验作出诊断和处理,只要符合正常的医疗操作规范,即使对某一疾病有暂时的误诊,甚至误治,也是可存在的。人世间疾病的种类太多了,没有哪一位医生能对所接诊的每一位病人都能作出准确的诊治,如果有,那真可能是“神医”了。

    前一阵时间报纸曾报道一名副主任医师给一位结核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结果导致利福平严重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此副主任医师被送上法庭。听到这件事,我有点替此副主任医师抱不平。有不明事理的记者竟说:“既然明知道有利福平过敏的情况,为什么不采取防范措施呢?”其实没干哪一行,不知哪一行。在临床上有哪一种药物没有引起过敏的“嫌疑”呢?每一种药品使用说明上都写有过敏反应者禁用,但是医生在患者从未用过此药的情况下又怎知道会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呢?轻者不会危及生命,谁也不会找医生理论,但若碰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好像罪魁祸首是医生,这是不是不公平呢?至于说到预防措施,若在医院里,那会及时而全面抢救,即使如此抢救,成功率也非100%。何况大部分病人是门诊取药、回家服药。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那谁应该承担责任?就像此副主任医师行医几十年,也是医术高超、精湛,但却因一次的药物过敏反应,而将自己的从医生涯毁送。

    想到这些,我有些不寒而栗。

    但面对患者那痛苦的面容,迫切的心情,我的心又软了,无论如何,我也得为病人治病呀!

    其实有时医生是拿着自己一生做赌注为病人看病开药的。我心里想。

    (作者单位: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