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57168
颐养天年须制怒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5日 《当代健康报》 2001.10.25
     □李光武

    三国时,东吴周瑜,十二岁为水军都督,年轻气盛。蜀国军师诸葛亮,抓住周瑜性格上的特点,用计“三气周瑜”。结果,周瑜中计:大叫一声,金疮崩裂、口吐鲜血坠于马下。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老年人,因子女不孝和生活中无端的烦恼,盛怒之下头晕目眩,瘫倒在地,进入花甲之年后,我也遇到过生理反常现象:常常因听了一句逆耳的话、遇到件不顺心的事,而大动肝火,为此,老伴常用:“制怒,塑造健康”的道理开导我,使我深受启发。生气的原因种种,但结果都是损害健康,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与生共存。如何恰当控制肝火冲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老年人因生理机能的衰退和体弱多病的困扰,精神压抑、肝火冲动,常常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爆发。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并且损害了身体健康。为此,我在生活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百拇医药
    一、加强理解与人为善。

    在家庭中,不以长者自居。放下架子,与家庭成员处好关系。善于理解子女和晚辈在工作、事业上的艰辛。少干预年轻人的事。遇到不顺心的事,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假如是自己,该怎么办?”别人有了缺点错误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事之间、亲朋之间,要相互尊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从而,使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温馨、幸福。

    二、调整心态,能伸能屈。

    历史上,刘备礼贤下士、勾践忍辱负重传为佳话。在革命战争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古往今来,英雄辈出,贤者多多。今天苟活着的人,且为私利和生活琐事,挣得面红耳赤、骂得狗血喷头。相比之下,岂不感到惭愧吗?汽车司机“礼让三先”的座右铭,使我深受感触。如果双方都盛气凌人,互不相让,人间悲剧就会层出不穷。人生旅途有平坦,也有坎坷;生活中有逆境,也有顺境。做生活的强者就要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能伸能屈,保持心理平衡。这样,不但利于处事、做人,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 百拇医药
    三、笑对人生,颐养天年。

    人生是美好的,但任何美好的人生都需要好的心情相伴,在日常生活中,我做到:恪守一个“信”字,常伴一个“乐”字,坚持一个“恒”字,恪守一个“信”字。就是要相信别人,相信年轻人,能把事做好;相信离开自己,地球照样转。得放手,且放手。不学老母鸡,一天到晚唠叨不停。常伴一个“乐”字。就是乐哈哈对人、处事。不攀比、少生气、不埋怨,与人为善,一笑了之。“笑一笑十年少”,就是这个道理。

    坚持一个“恒”字。就是做到:“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常年不懈。”

    在悠悠岁月中,通过科学保健,使我身心健康,老而不衰。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时候,并不曾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平时常听见有人说:我太幸福了,因为我得到了什么;如果有一个年轻人说:我太幸福了,因为我健康。反而觉得那是矫情,是小题大作。其实,真正懂得珍惜健康的恰恰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失落过健康的人,看看早晨坚持练气功、练健美操的,多半都是上了些年纪,身上某个“零件”发生过故障的人,正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拥有的,却奢望那些我们所缺少的。
, http://www.100md.com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因腰肌劳损病倒时,才后悔年轻时真不该肆意挥霍自己的健康。躺在床上的我,对行走如风、骑自行车如飞的人都羡慕不已。原来健康的人快乐得就像小神仙,愿意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时我还想坐牢是什么滋味,坐牢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由。躺在床上也失去自由了嘛,只不过前者是别人管制着他,后者是健康限制着他。失去自由的人都是痛苦的人,世界上有什么比自由更宝贵的呢。

    对于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来说,健康不是长青树,疾病就像一位不速之客,说不定什么时候前来拜访,无论地位多高,经济多丰厚,疾病对之一概不屑一顾,它只认可自身不可破译的规律,所以,面对无可逃避的疾病,谁也没有能力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能心平气静、和声细语哄着它一步一步地从楼梯上走下来,耐心地等待它远离你的身边。人的年龄愈增,对生命的感悟愈深,健康也就越喜欢和我们捉迷藏,这真是一种让人无可奈何的悖逆。

    健康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只有拥有这两方面的健康,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由于日益功利的细碎生活和不正之风的侵害,让人的精神变得困顿、萎缩、空虚、甚至阴暗。这样的人,哪怕四肢再发达,谁又能说不是一种病态呢。
, 百拇医药
    无论什么潮流涌进我们的生存空间,人类所有的崇高精神总是不朽的。包括英雄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廉洁奉公、凝聚团结。只有这些,才能防止社会道德滑坡,防止一个民族的退化,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磨损与腐蚀。这是人类走向全面健康不可替代的东西。再说,一个人心理健康了,活得多么踏实。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闹,我们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有健康的身体;我很幸福,因为我有健康的心灵。健康是福。

    有人说,理性的妥协是消除“应激反应”、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良好的合作行为,就像在两个不同的数字之间去寻找一个公约数。这话很有哲理。

    的确,生活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并非一潭死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矛盾纷争。就耳鬓厮磨的夫妇来讲,妻子乐于社交,丈夫文静内向;妻子酷爱文学,丈夫是个球迷;一方醉心于事业,另一方则更关心小家庭……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要是彼此之间缺少谅解,各行其是,势必伤害感情,使矛盾激化,为此分道扬镳。环视我们周围,包含着妥协的例子屡见不鲜:同一班级的学生,功课基础参差不齐,聪明的教师“折衷”地选择了一种教学进度,有些人因此被迫放慢了学习进度,有些人不得不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假如同学们都不愿迁就,无疑就要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完不成教学计划了。
, 百拇医药
    其实,妥协的涵义不仅在此,某些时候,自我意识的校正、自我心态的调整,同样也是生活中的理性妥协。譬如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无烦无恼地去拨动自己的心弦,这难道不是生活之道的最佳选择吗?

    当然,理性的妥协并不等于怠惰、麻木、迂腐和世俗,并非弃昨天而不思,避明天而不想,处今日而无虑,毫无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也不尽是委屈求全,在一些大问题上,在诸如正确地教育子女、义务赡养老人、克服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等事情上,就没法对无理的一方做出迁就和让步。不过即使这样,那也包含着平心静气的商量、耐心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尽可能取得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白或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生活的微笑,为了缓解拮抗情绪,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