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参考
编号:10758333
气候变化与眼睛保健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7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3.07
     研究表明,天气、季节的变化对人眼的生理功能和某些眼疾都有影响。例如,人的视觉功能对低气压和缺氧就十分敏感。当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色觉、中央视觉、周围视觉、暗适应及眼内压都会有所改变,视觉运动反应会迅速减慢,视野变窄,其程度明显加重。

    夏秋季节高温高湿,为细菌、病毒滋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极易导致红眼病的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的天气里,红眼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左右,其症状表现为“有异物感、流泪、眼结膜明显充血,眼内分泌物增多”。若为病毒感染所致,又可见眼睑高度水肿,眼结膜上有大量滤泡,视力模糊。该病治疗时应分清是细菌还是病毒所致。若是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若属病毒感染者,可用疱疹净眼药水滴眼。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夏之交,尤其是江南梅雨时期,是红眼病的流行高峰时节。

    青光眼多发生在冬季最冷月份,且一般在冷空气经过或通过的24小时内容易发作;夏季炎热的高温条件也使青光眼时有发生。研究表明,极端气温和气压变化与眼压上升关系不大,但若气温日变差大,则眼压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因为日气温骤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植物神经干扰血压而使眼压波动,进而发病。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眼病,其致盲率占盲人的20%,其症状是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青光眼的防治,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二要起居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三要在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四要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防止眼部淤血;五要在寒冷、高温的恶劣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北方的冬季,雪野茫茫,银装素裹,人们在雪中呆久了,容易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该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

    春、夏、秋三季是各种花粉过敏症的患病高峰期。这时,花粉过敏症患者眼角常常奇痒、红肿。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减少外出,更不要随便触摸花草。尤其不要选择刮风天去旅游,因为风可加速花粉的传播,风速只要达到2~3米/秒,就可使降落的花粉重新扬起,使病情加重。 (郑青前),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眼科保健 > 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