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诊疗室
编号:10758049
浅谈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23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5.23
     浅谈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副主任医师 初 春

    笔者在3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通过对多数病人的临床观察认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主要有两方面病因:其一,由于暴力外伤或数次轻伤积累,包括摔伤、撞伤、扭伤等原因;其二,由于使用赶时髦的冷水浴,过度地吹空调、电扇、淋雨,在预制板、水泥地上睡觉,房事不节,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发作期的主要症状是,腰痛持续一段时间,弯腰姿势异常时,突然剧烈腰痛,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坐立行走,咳嗽、喷嚏、大便用力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过数日后,腰痛逐渐减轻后,腿痛加剧,发作期的主要症状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撕裂,髓核向外膨出。纤维环不完全破裂者,髓核向外突出。

    病变在第三、四腰椎间隙者,放射痛沿大腿前面股神经开始,放射到膝部疼痛,呈持续性抽筋样。如病变在四、五腰椎间,疼痛可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至足背及足大趾侧。如病变在腰椎五、骶椎一间隙,放射痛可沿大腿后部肌群,经小腿后外侧达足跟底及足小趾侧。

    治疗原则:各级大医院多采用手术和牵引方法治疗,但笔者主张用传统综合疗法治疗。

    1.针灸治疗:①在病变部位采用华佗夹脊穴(为第一组穴)行电针治疗。顽固痉痛者,可于夹脊针上施灸,疗效更好。②结合压痛点循经取穴如秩边,配京骨、大钟、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等穴(为第二组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治之。临床上针刺选穴,常“以痛为俞”针刺患处,直达病所,故疗效好,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泻健侧、补患侧,在有经验的针灸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和疼痛轻重选择补泻手法,灵活施术,才能使患者针到病除。

    2.按摩治疗:是通过使用推、揉、“夹”等手法,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快充血水肿及炎性产物的消散、吸收,加快突出物脱水萎缩的过程,减缓对硬囊及马尾神经的压迫、刺激,促进损伤的纤维环及相邻组织的修复。笔者独创的“夹”法,即夹板配以腰痛固定带固定,即还纳突出后使用此法。

    3.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痹症”范围,中医认为“通则不痛”,此症引起的腰部及肢体疼痛,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引起的,因此必须辨证治疗。临床上对寒湿型,治宜散寒祛湿,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治之。对肾虚型治宜补肾固腰,方用大补元煎加减治之。对瘀血型,治宜活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之,随证加减,灵活用药。

    4.封闭治疗:对局部疼痛剧烈者,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疗效甚好。

    咨询电话:(0531)2973111或279127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