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寻医问药 > 专家在线
编号:10760837
医生的角色,演就要演好
http://www.100md.com 2002年6月27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6.27
     医生的角色,演就要演好

    ——手足外科专家王增涛教授访谈录

    王增涛教授两年前还在南方工作,那时,他每天都要把寓所里的灯亮着,他的手术往往要到凌晨才结束,这样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亮着的灯光,他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了。

    他喜欢推己及人,自己能感到的温暖,他也希望病人们感受到,每天他都要给他们亲自换药,病人们出院后,他还要去随访。在他的手提电脑里,积攒了数万张断指再植的对照照片,从受伤到术后,再到愈后几个月,半年甚至三年五年,当一双完美如常的手出现在你眼前时,你绝对不会相信,两年前这双手的手指曾经离断过!

    这都是他的杰作。追求完美的他总是给人们带来惊喜,近十年来,几乎每年他都能"搞出点国内、国际上没有的东西",让国内外的同行们刮目相看。

    他说人生就像一台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演到最想要、最适合的角色,但他得到了。
, http://www.100md.com
    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每天都在做着最喜欢做的事……

    王增涛教授并不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甚至刚开始还有些腼腆,但当他打开电脑,将数万张断指再植的对照照片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谈话就进入了他的程序。这是曾经征服过国内外手足外科无数权威专家们的照片,当他们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相信,即便一个不懂医学的人看到这些图片,也会为它们的精彩折服,照片上断指再植的设计图,与其说是外科医生的作品,不如说更能体现设计师的想象力,还是王教授说得好:科学本来就是相通的。

    科学都是相通的

    王教授说他小时候喜欢的并不是医学,摆弄摆弄钟表、收音机之类的电器装置是他全部的兴趣所在。后来虽然听了父母的话考入了第二军医大学,但仍然对电子、机械念念不忘,这样大学五年下来,医学书和这一类的闲书都是各念了一大堆,当时并没想以后怎么着,只是出于一种爱好,直到1992年,这种爱好使他有了真正的受益。
, http://www.100md.com
    王教授当时还是解放军第89医院的主治大夫,他接诊了山东青州的一位食指被砸断的小伙子,由于手指近端的血管和软组织都已被破坏,其他大夫都说没有好办法,只能截掉了。但他当时并没有放弃,而是像工程师一样精心设计了一个血管共用方案——食指、中指血管共用。然后等待食指血管完全恢复后,再将两指血管分开,这一创造性的设计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原本要截指的难题。

    讲完这个例子,教授指出:其实手术和电子以及机械工程都是相似的,都要经过精心的构思和设计。虽然人的价值和电子机械产品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一名纯粹的工程师,他同样不允许自己的设计出现瑕疵,如果他足够热爱自己职业的话。从这个方面讲,医生和工程师是相通的。从反面来看,医生比工程师更输不起,因为他面对的是人,各种各样的人。

    “像一些老年患者”,王教授举例介绍说,“他们血管容易硬化、比较脆,同时也容易栓塞,缝合时就应从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的角度加以注意;再如儿童断指再植,由于孩子的血管较细,缝合难度就大,而且,孩子还要长大,不能让手上留个大口子,就应考虑刀口开在哪个地方更隐蔽,这又用到了美学的知识,所以说,多学点东西对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还是很有用的”。
, http://www.100md.com
    王教授接着谈到了医疗培训,他认为中国的医疗培训太单一,有点急功近利。很多国家的医生都是普通大学毕业后再去读医学院,知识更全面、丰富,思维更活跃、科学,这是真正培养医生的方法。

    博爱的医生

    王教授对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非常有爱心,他说他知道病人的难。打他小时候就知道。那时姐姐得了骨髓炎,四处借钱四处求医,从山东的莱州到青岛,那时的大夫真难求呀!后来他就想,如果当大夫,就当个好大夫,他在南方工作的那几年里,经常做断指再植的手术,手术之前,他总是如实的告诉病人有几种治疗方案,每种需要花多少钱,优缺点各是什么。有时病人都被说糊涂了,就问他:“大夫,你觉得哪种好?”他又告诉病人:“医生是不能推荐病人接纳某一种治疗方案的,如果你是我的弟弟,我会让你选择这一种。”他就是这样让病人认可、接纳并爱戴他的。

    在采访过程中,我一直在写。王教授说他有时也想写,有一种弃医从文的冲动。他的创伤骨科病房里曾经收治过一位卧轨自杀未遂的中学生,在火车将要辗过他的一刹那,中学生后悔了,他将身子向旁边一偏,结果被火车辗断了左胳膊和左腿。“换药是很疼的,可他一声不吭,让干嘛就干嘛,就是不说话。看看他的面孔,挺英俊的,可再看那不对称的身体,心里就非常难受。”我不知王教授想要写的是什么,他那么热爱生命,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总是把他的期望敲击的支离破碎,这也许是他更加追求完美的原因吧。
, http://www.100md.com
    教授说他曾经做过一例手指缺失、移植脚趾代替的手术,术后病人的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但患者说她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手上长着一根脚趾头,又找到教授让他想办法,这种改形再造在国际上都是没有过的,但教授觉得病人的要求很合理,他甚至为没能使病人满意而内疚,在这种伴着内疚的思索和实验中,他终于完成了第二足趾改形再造手指的国际首创研究,使再造的手指外形更接近正常的手指。

    这些成功的时刻,往往也是王教授最舒心的时候,但这样的时刻往往也不是最多见的,因为他会面对更多的无奈。他曾为一位山区的老人接过一根手指,老人术后恢复得很好,但几千块钱却还不上,老人走的时候说他会还的,但在那样的土地上,缺了一根手指,老人的生活可能不会改变什么,但欠下了几千块钱,他可能一辈子都要背着个包袱,这就是王教授的无奈。

    有时王教授的病房里有这样的病人,比如机器挤压伤残者,整个手掌和前臂已无完整性可言,这是医生无能为力的时刻,教授说这样的时候,他都不敢看患者的眼睛,他觉得没办法给他治好,对不起他,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是截肢,每每这时,教授总是让别人上,他说眼不见心不烦。在这无奈话语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颗善良而敏感的心,他曾说对病人的爱心是来自小时候经历了姐姐看病的事件,其实,依他那善良的品性,即使没发生那件事情,他对病人也会做得很好的。我想,他大约是想再借此时时提醒自己。
, 百拇医药
    无奈还远不止这些,王教授痛恨收红包的人,更痛恨收了人家的钱却又治不好病的人,他甚至能理解有的病人因对某些医生的不满而把怒火燃烧到整个医院乃至医疗界。对收红包者,王教授说他干涉不了他们,他能做的,就是自己不收。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话:我已经做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爱上这门学科

    前面说过,王教授是在1992年他的第一项成果问世后才真正爱上手足外科这门学科的,就是在那一次,他找回了久违的乐趣,手足外科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授说他这几年悟出了一点东西,人都不喜欢重复劳动,但从创造性的劳动中就能得到快乐,他说有时手术一干就是几十个小时,白天接着晚上,下了台脚都肿了,鞋都穿不上,但却很开心,因为觉得这种创作是一种享受,就是陈景润做数学题的那种,或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