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0743659
心病可致身病 身病还需心医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29日 《当代健康报》 2002.08.29
     心病可致身病 身病还需心医

    □副主任医师 代廷荣

    有人患偏头痛,每当心情不愉快时头痛便发作,心情舒畅时偏头痛自然消失。难道这偏头痛的发生与情绪不良也有关系?回答是肯定的。其实,这就是精神因素引起躯体疾病的典型事例。

    事实证明,精神因素与某些躯体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精神因素又称心理因素,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恋爱挫折,家庭不幸,亲属死亡,家庭矛盾,工作不顺利和意外事故等等,它们均可以引起情绪异常变化。这些情绪的异常变化与精神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与其他躯体疾病(非精神科疾病)也有一定的联系。我国的祖国医学早就这方面的发病因素,把“七情”看作是引起躯体发病的一个因素。所谓“七情”就是指过分喜悦、愤怒、担忧、过度思虑、悲伤、恐惧和惊吓等。

    临床上常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心肌梗塞、脑溢血、高血压和偏头痛等都可以由于情绪过度紧张而促发。经研究证明:心肌梗塞的病人,焦急和忧郁情绪的发生率要比正常人明显增高。通过调查分析还发现,情绪急躁、缺乏耐心、易激动、竞争性强的人容易得冠心病。美国医生曾经调查了250多名癌症病人,结果发现其中156人在发病前曾受到过强烈的精神刺激。有人把这类和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称为心理疾患,又称心身疾病,主要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三大类。

    精神因素还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和康复。特别是对许多慢性病人来说,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尤其是那些病情较重,病程迁延的如癌症、心脏病、肝硬化等,常常使病人失去信心,消极沮丧,这样既削弱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又降低了治疗效果。因此,慢性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重视心理治疗,应该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这样才能减少发病的次数,这样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