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前沿
编号:10756400
医科前沿:脑血管病的最新检测项目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5日 《当代健康报》 2002.12.05
     由于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4大特点,且治疗方法有限,所以对各种危险因素的预防越来越重要,其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两部分,其中,可控性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在现阶段,主要包括对有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药物干预,戒烟、忌酒,对心房纤颤和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等。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患病前既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脂病史,因此,确立新的危险标志物将会更好地区分和选择可能受益的个体进行强化治疗,并且可增进对脑血管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

    目前国内外针对脑血管疾病广泛开展及最新开展的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血液流变学检查;

    2.血脂分析;

    3.血小板功能(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活化;

    4.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积极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纤维蛋白原检测:在健康人群,纤维蛋白原增高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纤维蛋白原过性升高,并发脑血管痉挛者更明显;

    6.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C反应蛋白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血浆基础水平可以预示发生首次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有可能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改善预后。

    另外,钙离子、性激素、D-二聚体等的检测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济南长城医院 王晓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