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8795
“零食”与健康同行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4日 《家庭医生报》 2003年第7期(总第888期 2003.02.14)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零食与偏食、肥胖联系在一起。但近年来,营养学家指出,对零食的摄取,只要把握好品种的选择、进食量及进食时机等环节,零食不但无害,还有裨益,甚至是不可少的。

    一、均衡营养 “进三餐”已被认为不科学。三餐,就一天来讲可能是营养均衡的,但就一天中的每一时刻,营养就不均衡了,有时会营养不足——饭前总是饥肠辘辘;每顿吃得过多,饭后又营养过剩。故国际上在“餐数革命”中,提出4、5、6餐制,甚至老人应“羊吃草”就餐,以便使每一时刻的营养都均衡。具体为三顿正餐仍旧,但进食量大减,把它分散在三餐正餐外的小吃中,如上午10点左右,下午16点左右,睡前1-2个小时分别小吃——即零食,这样,一天的摄食总量与三餐制相同,零食起了均衡营养的作用,功莫大焉。

    二、养生防病 吃零食,一般都是细嚼慢咽,即慢食。慢食可健脑、抗衰、防病、抗癌、美容、防胖。

    三、临时充饥 上班、上学族常忽略早餐,有的甚至不吃早餐,严重影响了上午的工作、学习效果,并有损大脑。其余两餐可能是油腻腻的“应酬”,甚至被会议挤掉了时间,若准备好“健康零食”可解体、脑之急,以免诱发低血糖、胃炎、胃溃疡之患。

    四、锻炼牙齿 古训“齿宜常叩”,但很少人能做到。零食,尤其吃“耐嚼”的坚果等食品,无形中就起到叩齿,从而健脑的作用。

    五、用于食疗 例如话梅、九制陈皮可开胃顺气、消除积食;松子仁、胡桃仁可润肠通便,壮腰健肾;水果类、坚果类、水产类及肉制零食(肉松、鱼松等),营养价值均甚高,科学零食可发挥其优势。

    六、调节情绪 零食与情绪关系相当紧密,不少零食可使人的精神进入最佳状态。恋爱中的人是不会空着口的,两人手中的零食给人以充实感;孕妇零食可解特殊生理需要;老人零食更符“少量多餐”的保健原则。

    值得指出的是,吃零食也要避免以下误区:①盲目跟着广告食用小食品;②用零食代替主食,以致三顿正餐食欲减退,这是零食吃得多了;③用方便面代替主食,经过高温油炸的方便面营养价值不高;④常吃营养品而忽略了一日三餐,这对儿童尤其不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