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人到老年
编号:10760636
我的父亲母亲:母亲的“咒语”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3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3.13
     陈书斌

    在我的记忆中,很难忘的是母亲的那些“咒语”。所谓咒语,当然不是出家人念的那种咒语,而是家乡的一种土话,大意是能使人灰心丧气,能促使事情向坏的方向变化的不吉利的话。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们的共和国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食物极端匮乏,吃的东西成了中国老百姓最金贵的物品。也就在这时候,我的一个小弟弟降生了。看着这个“不合时宜”的小儿子,母亲愁肠百结,她不知该拿什么给儿子吃。邻居大娘给弟弟取了个名字叫“塞过”,大概是抱怨他不该非要挤挤塞塞地来到这个世上。

    那年春上,母亲把真正的粮食全都给了小弟弟吃,而她自己的“粮食”却是地瓜蔓、树叶、野菜。母亲不会赶海,也下海去挖蛤蜊、捉蟹子给小弟弟吃。小弟弟吃饱了,在炕上悠闲地做着“伸腿打拳运动”。母亲抚摸着儿子,孩子的营养还是太少了,瘦得皮包骨头。看着小儿子在痴痴地望着她,母亲脸上出现苦笑,指点着儿子和他进行对话:“小塞过,你来干什么,光来受罪吗?死了吧,好不好啊?”孩子像是听了最美好的祝福,口列开小嘴一个劲儿地欢笑。
, 百拇医药
    世间万物,人大约是生命力最强的生灵,后来,我们终于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小弟弟终于活了下来。母亲看着逃过劫难的儿子,喜不自禁,她经常爱说一句话:“有苗不愁长,一咒十年旺,孩子是不咒不长。”

    我是16岁上船打鱼的,铺着水盖着浪的渔民生活不能说不危险。开始,母亲不同意我上船,“不行,要是船翻了怎么办?掉进海里你就没命了。”到后来,她还是同意了。打那以后,只要我上船出海,母亲总要扯着耳朵嘱咐:“千万小心,别叫海水把你淹死了。”没有上船打过鱼的母亲不会知道,她的这些话是最犯忌讳的,是对打鱼人的诅咒。海上最忌讳“翻”、“沉”、“打”、“死”等字眼。

    一次,刮大风,船收港回家,看着窄窄的巷子尽头,有一抹闪烁不定的灯光,那是我的家。母亲睡不着,在灯下做着针线活,也在巴望着儿子归来。后来,只要遇大风,不管多晚收港,哪怕是天快亮了,我也要赶快回家。我知道,大风之夜也是母亲的不眠之夜。

    1969年2月,我要去参军。第二天就要上路了,一觉醒来,我看见母亲还在给我做鞋垫。我望着母亲那夹杂着不少银丝的头发,想到明天就要离开母亲,背井离乡,独自一人走向新生活。我想安慰母亲几句,又不知该说什么。“妈妈,快睡吧,当兵什么都是发的,连鞋垫也发,您就别忙活了。”“不,儿子出远门,穿上当妈亲手做的鞋能保平安,能驱邪。我不做鞋,做双鞋垫也一样。”

    清晨,母亲把鞋垫垫进崭新的解放鞋里,又叫我走几步给她看看。那垫上绣着几个不太工整的字:千里平安,万事如意。母亲是在解放后通过扫盲才认得几个字,真难为她了。

    这些年,上了岁数的父母经常闹病,我回家探望他们的次数也多了。可以看出,母亲对此很不安。一次,我听到她伤感地对一位邻居大娘说:“人老了,不中用了,就该得病就死,这样也少连带孩子们。”这句话我是在屋外听到的。我站在那里半天没动,心里一阵发颤,一阵哀伤。母亲哪,您都病成这样子了,想到的还是儿女啊。

    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