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43558
“穴位归经”与经脉循行线无关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8日 《中国医药报》2003.03.18
     “穴位归经”是大家所公认的,但大家却不知道这种说法实际是与临床相违背的。这里的“经”不过是穴位的联线,并不是经脉循行线。刘澄中通过考证,认为“穴位归经”实为“经归穴位”。g$si, 百拇医药

    刘氏在《临床经络现象学》中作如下论证:清代曾把经脉循行图与经络穴位图正确地区分开来并予以分别绘制。在《医宗金鉴》(清·吴谦等,公元1742年)与《经脉图考》(清·陈惠畴,公元1878年)二书中,每一条经脉分别绘有“循行图”与“(经)穴图”各一幅。g$si, 百拇医药

    以往认为经络是联结有相同主治功能的穴位的联线。但马王堆脉书与张家山脉书的出土,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古圣先贤们对经脉现象的认识来自灸法引出的循行性感觉(即循经感传),经脉循行线所反映的乃是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轨迹。g$si, 百拇医药

    先有经脉,后有穴位,其后才有“穴位归经”。名为“穴位归经”,实为“经归穴位”,曲折跌宕与单线盘曲的经络穴位线,其实是后来发现的穴位对经脉循行线拉扯与扭曲摆布所致。g$si, 百拇医药

    经脉循行线实际上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其宽度可达2~5厘米;所有循经感传“全部自然弯曲”;“膀胱经在背部均为单线”;“阴经全部上头”(孟昭威);所有循经感传均“沿着人体的四肢和躯干的长轴呈纵行线路,大致均有弧形弯,无转折及死角”(焦顺发),以上所论,均说明“穴位归经”与经脉循行线无关。“穴位归经”只不过是联结穴位成为线的做法,并不是穴位归入到经脉循行线中去。若认为穴位线是“经”,那就是“经归穴位”,即经脉循行线归并到穴位去。(陈业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