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42306
购药莫入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7日 现代健康报

     误区一:贵药就是好药。

    药品的价格主要是根据药品原材料的成本、生产工艺的难易、产量多少、广告宣传的投入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但药物的好坏却是以治疗作用的强弱和不良反应的轻重来衡量。所以药品价格与药效并无必然的联系,有许多人受“一分钱一分货”观念的影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误区二:进口药就是好药。

    进口药就一定优于国产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许多进口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也有些进口药与国产同品种药作用相当,也有少数进口药质量并不太好,但其价格却远远超过同品种国产药。所以不要盲目迷信进口药,而应根据病情实际需要选用药物,做到花少钱、效果佳。

    误区三:新药就是好药。

    新药意味着最新研究成果,但“新”并非衡量药效的标准。有些新药经不起时间和临床实践的检验,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病和缺点,以至很快被淘汰。因此,绝不能为了赶时髦而乱用新药。

    误区四:专利药就是好药。

    一些药品广告往往以标明获专利来提高其可信度。其实获不获专利与药品疗效并没有直接关系。专利是指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创造成果在一定限度内依法享有专利权,与药品的质量、作用是两码事。药效如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药品质量、病情轻重、用药剂量及机体对药品的敏感性等。

    误区五:紧缺药就是好药。

    有些药越是在市场上买不到,越会成为抢手货。其实这是人们对市场与药物关系的误解,市场需求与药品质量及其临床疗效安全是两码事。或因原料紧张,或因疗效不确切而停产,或因制备工艺改进而暂时减产等皆会引起市场供应紧张。

    误区六:品牌响就是好药。

    药品广告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虽然我国广告法对药品广告也有规定,但仍有不少广告言过其实。而对其副作用则尽量淡化。这是对患者极端不负责,并且还颇具欺骗性。购药时不要轻信一般药品广告,而应向有经验的医师、药师请教,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来源:现代健康报 (兵卫)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