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论文下载
编号:10712273
神经端侧缝合法的研究与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1日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伤残率较高,本世纪以来人们试用多种修复方法以提高疗

    效。Smith(1964年)应用神经束膜缝合术,将神经功能优良率由神经外膜缝合时的

    50%一60%提高到70%一80%。应用神经移植或神经转位术治疗神经缺损,也有较

    好的效果。但由于神经端端缝合时对感觉束和运动束缺乏准确、实用的定位方法;

    长段、粗大神经缺损时移植物来源困难;非自体神经移植物缺乏有效的神经再生微

    环境,尚未完全过渡到临床[1]。有些方法在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又带来某些问

    题[2,3]。近年来神经端侧缝合研究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新思

    路[4—14]。

    一、神经端侧缝台的改革

    神经端侧缝合术是将损伤后的神经远断端缝到一条正常神经的侧方,供神经干

    的外膜可开窗或不开窗,并不损伤供神经束。

    本世纪初,Ballance首先报道了应用面神经与副神经端侧缝合治疗面神经麻痹

    ,术后出现面部与肩同步运动。Viterbo等[5]将大鼠腓神经切断后与胫神经(外膜

    不开窗)端侧缝合,7.7个月后,腓神经远端平均有498条再生纤维,75%的胫前肌

    有再生神经支配,说明正常的供神经可发出侧枝并传导电刺激,神经外膜对侧枝发

    芽不构成绝对障碍。洪光祥等[11]使用神经移植段做两处端侧缝合,与直接端侧缝

    合及端端缝合进行比较,各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然而也有不同结论,Bertelli等

    [8]用纤维蛋白胶做大鼠尺神经移植段与正中神经端侧吻合,3—6个月后,通过握

    力测试、辣椒素试验和热板试验,没有发现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认为神经外膜、束膜和基底膜是阻止侧枝发芽的有效屏障。

    在临床上,Viterbo等[12]对臂丛根性撕脱伤通过多组神经移植与膈神经行端

    侧缝合,术后1年在电生理上观察到神经再生现象。陈振兵等[13]发现有3例在切取

    腓肠神经后,将其远断端与腓浅神经行端侧缝合,经过9—10个月随访,足外侧感

    觉正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