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19190
海淀医院“削足适履”开中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3.10.30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子的大小,人们常常用“削足适履”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不合理的凑合行为。日前,记者在北京海淀医院买中药的时候,还真遇到了“削足适履”的事情。

    10月23日,有患者给本报反映:海淀医院规定,凡是在该院买中草药者,每一味药的剂量必须按照5克的倍数来开,即:10克、15克、20克如此类推。不能开11克、18克这样的数,因为医院进的草药就是每包5克、10克的小包装。

    这样做如何保证草药效果呢?这不真成了削足适履了吗?

    10月24日,记者以一名患者的身份来到海淀医院,挂号后,上到4楼中医门诊处。记者向一位女大夫说自己的颌骨有些疼,大夫号了号脉,问了问情况,诊断为关节炎。记者要求开些草药调理一下,大夫同意了。记者看到大夫给开的草药每一味的量都是5克或10克,就问她:“为什么都是5的倍数呢?”大夫说:“这里的中药都是10克、5克的小包装,提前包好,只能这么开。”记者问:“那如果我需要的药是11克或17克呢?”大夫说:“那只能尽量不开。医院就这么定的,咱也没辙呀。为什么要这样?图方便,省次数。”但她没说明图谁的方便,是医院还是患者。我要求她把桑寄生开成12克,大夫笑着说我这是捣乱,但如果我愿意再回来改的话,她也没意见。于是,就给我开了12克的桑寄生。
, 百拇医药
    来到一层中药房,里面没有写着好多中药名字的小抽屉,只有几个很大、很严实的铁柜子,一位姓梁的药剂师正在工作。看了我的药方子,梁药剂师很不理解地自言自语:怎么又这么开?说过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然后抬起头告诉我:“不对呀,这没有12克,应该是5~10克。大夫应该知道的。我们卖中草药已经不称了,改成小包装了,5克、10克的,都是包好的。你再找开药的大夫改过来吧,不然没法给你抓药。”

    我说:“我不能以你的包装吃,应该以实际的需要呀。”梁女士指着电脑说:“我们只能照着机子来。不是没有这药,而是没有这个量。”

    这时,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姓董的老先生终于忍不住说:“你们是治病还是治人?你们最高的宗旨是为病人服务,怎么能受剂量限制呢?上次就因为改剂量我没有抓成药。看一次病真累!”

    梁药剂师说:“病人改一个方子跑四五趟的多了,没病也跑出病了。这种办法刚开始两星期,以前抓一次药最多10分钟,您就先跑几个来回吧,大夫习惯了就好了。”
, 百拇医药
    旁边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士给我出主意说要么你让大夫把4副药给改成5副,每副12克的寄生就变成总量60克了,你回去后把寄生的小包装拆开,合在一起再分成4份,还是吃4副药,第5副不全的药就别吃了。这位白大褂女士给我出的第二个主意是让我再跑到3楼,找到门诊办公室盖个章,出去到外面的药店买药也能报销。

    我来到门诊办公室,一位姓马的大夫在值班,说明情况后,马大夫见怪不怪地说:“这个新制度刚刚实施,大夫还有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会好起来的。”马大夫一边说,一边给我的药方子上盖了一个章。”

    从开始到药房买药到盖上章离开海淀医院,我马不停蹄地跑了25分钟,还只是拿到了一张可以在外面开药的方子。

    就这种现象,记者请教了中华中医药协会秘书长李俊德先生,他说:“这种做法很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如何保证中药疗效的问题。”

    著名中医专家仝小林说:“这里面有一个分清主次的问题。毫无疑问中药剂量应该为临床服务。中药的剂量,是确保中药疗效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比如黄连,在用来清胃热的时候,一般只用1.5克,如果开上5克那就麻烦了。”

    中国中医药大学的一位老专家得知此事后很气愤地说:现在好多报纸在说中药的毒副作用,可是如果用这种削足适履的办法来对待中医药,不出问题才怪呢!,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赵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