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6560
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教授认为: 不应夸大或隐瞒中药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3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3.11.13
     “把中药说成安全且完全无毒副作用很不科学,目前中药的实际情况绝非某些人所言的那么可怕。”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李连达教授上周表示。

    李连达教授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问题多在制剂的粗制滥造上。近两年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是:中药使用范围扩大,使发生几率增大;中药制剂增多,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均浓集,疗效提高,毒性亦增强;假冒伪劣产品,不合理用药,长期、大剂量用药;中药安全性研究、监测、管理不够,对不良反应缺乏警惕等。他比较中药与西药的不良反应后提出,西药多为化学纯品,作用强,毒性也强;中药多为复方粗制剂,作用缓和,毒性较弱。西药成分单一,中毒及靶器官较专一;中药成分多,中毒作用复杂,常为多器官受损。中药复方、不合理药物配伍可产生增毒作用,出现新的有害物质导致不良反应。中西药并用配伍不当,会生成有害物质及增毒作用。他指出,由于人们对中药有些成分的潜在毒性尚无充分了解,可出现预想不到的不良反应。中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不同品种产地、不同采收季节及储存条件、不同加工炮制、不同配伍、不同提取精制工艺,不同溶媒、防腐剂、增溶剂及辅料等均可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

    他同时认为,商业行为也干扰了中药的安全使用。企业在药品说明书上回避毒副作用,缺少禁忌症及警示性内容,这种误导不利于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对越来越引起公众重视的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李连达建议:禁止对中药的夸大疗效、隐瞒毒性的误导宣传,对中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加强系统研究,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和统计制度。有关管理机构应制定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质量标准及农药残留量、重金属、霉菌及其毒素、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J08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