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71759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5日 志一
     刘敏 发表于 2002年08月26日

    刘 敏(广州中医药大学96级博士生 广州510407)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临床用经方治杂病,关键在辨证,只要辨证准确,就可望满意疗效。以下就几个病例,谈点个人体会。

    1 失音

    聂某,女,38岁。咽喉疼痛,干燥,声音嘶哑甚或声音难出,病程已半月之久。曾就诊于中、西医,均无显效。就诊时声音不出,以笔代言,诉咽痛干燥,饮水不多,寝食难安,检视咽喉,见咽腭弓及扁桃体充血,舌质偏红,寸脉浮数,考虑风热上攻,气血闭阻于咽喉。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药用症有好转,再服则功效不显。后追问患者时咳少痰,痰郁结成小块,量不多色淡黄,自感咽中有物,以咳为快,胸脘略闷,饮食稍差,两便无异,经水不利,细察其咽喉可见黄白色小溃疡面,断为痰热搏结于咽喉。正拟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忽忆《伤寒论》少阴篇“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甚为合拍,遂嘱患者取大鸡蛋1枚,在其尖端破一小口,取出蛋黄及少许蛋清,用清半夏5g捣碎放入蛋中,用醋加满,置于较粗的铁丝环上,用火烤蛋壳,令醋煮沸,去渣,微温徐徐含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