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全球每天有3000万至4000万的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每年由这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高达20万例,病死率>20%。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通过Meta分析,对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评估。
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1990~2001年关于NSAID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19篇。统计有效率累计入选病例共1732例,统计不良反应累计入选病例2925例。
结果:不同类型NSAI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有效率(95%CI):萘丁美酮66.7%(61.9%~71.4%)、美洛昔康68.4%(59.2%~77.6%)、萘普生64.5%(59.8%~69.1%)、尼美舒利79.8%(75.7%~84.0%)、布洛芬77.2%(70.7%~83.8%)、双氯芬酸77.1%(69.2%~85.0%)、恶丙嗪65.8%(59.5%~72.0%)。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萘丁美酮16.3%(12.5%~20.0%)、美洛昔康10.2%(4.2%~16.2%)、萘普生29.2%(24.8%~33.6%)、尼美舒利20.2%(16.0%~24.3%)、布洛芬16.7%(14.7%~18.8%)、双氯芬酸19.3%(11.9%~26.7%)、恶丙嗪12.7%(8.9%~16.7%)。
结论:中国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药品而异。连续用药2~8周,萘丁美酮、美洛昔康等常用NSAID的有效率在59.2%~85.0%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4.2%~33.6%之间。
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24卷第11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1990~2001年关于NSAID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19篇。统计有效率累计入选病例共1732例,统计不良反应累计入选病例2925例。
结果:不同类型NSAI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有效率(95%CI):萘丁美酮66.7%(61.9%~71.4%)、美洛昔康68.4%(59.2%~77.6%)、萘普生64.5%(59.8%~69.1%)、尼美舒利79.8%(75.7%~84.0%)、布洛芬77.2%(70.7%~83.8%)、双氯芬酸77.1%(69.2%~85.0%)、恶丙嗪65.8%(59.5%~72.0%)。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萘丁美酮16.3%(12.5%~20.0%)、美洛昔康10.2%(4.2%~16.2%)、萘普生29.2%(24.8%~33.6%)、尼美舒利20.2%(16.0%~24.3%)、布洛芬16.7%(14.7%~18.8%)、双氯芬酸19.3%(11.9%~26.7%)、恶丙嗪12.7%(8.9%~16.7%)。
结论:中国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药品而异。连续用药2~8周,萘丁美酮、美洛昔康等常用NSAID的有效率在59.2%~85.0%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4.2%~33.6%之间。
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24卷第11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鎺ㄥ瓨缁欐湅鍙�
鍔犲叆鏀惰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