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6589
中国孩子教育提前专家担心造成智力“偏瘫”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7日 《北京现代商报》 2003.11.27
     3岁开始英语口语训练,4岁开始学游泳、舞蹈,5岁开始学钢琴、绘画,6岁上学开始考级、补课、参加各种竞赛和培训等,这些现象毫不夸张,现在的孩子们呈现出和成人一样忙碌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教育比起父辈提前了好几年。年轻父母的心情可以想见,社会竞争这样激烈,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在上周举行的2003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指出:知识教育的提前入侵,可能造成孩子智力发育的“偏瘫”,这一观点在专家中引起共鸣。

    据《新闻晨报》报道,叶澜教授认为,在接受不适合的教育时,孩子们在心理上普遍趋向被动、应付,只能单纯地灌输式接受,重则表现为焦虑、退缩、缺乏自信,最终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创新能力的丧失。专家们认为,家长的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他们愿意为独生子女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便让孩子未来充满竞争力。于是,孩子刚出生就为他们设计好了成长的道路:3岁进入名牌幼儿园,然后是重点小学和中学再到重点大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从孩子2至3岁就开始强化教育了。但专家认为,教的内容多数是学习知识的技巧,并且只是一味地灌输。

    据了解,目前学校也为孩子的教育提前推波助澜。6岁的孩子上一年级时,学校要求认识几百个汉字,要有特长,如游泳、画画、弹琴等。一些学校为了显示本校教育特色,经常将学科教育提前,宣称5年的课程3年就可完成。初中学校在挑选学生时,要看孩子获奖的次数,是否参加过奥数培训等。

    其实,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人也一样。中国的学校教育已经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教育提前了两年,可现在仍在人为提前。如果一味地重视对孩子知识教育的灌输,而忽视了情感、想像力等因素,其结果可能不仅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其他方面的潜能也随之消失。J08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