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9072
剥开出血热的虚假“外衣”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29日 《家庭医生报》 2003年第52期(总第933期 2003.12.29)
     一、披着“感冒”外衣的出血热起病如同感冒,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痛,咳嗽,流鼻涕、淌眼泪,给人以“感冒”的假象。若高热不退,此时一定要检测出血热抗体,如出血热抗体阳性,则可确诊。

    二、伪装为“胃肠炎”的出血热病人发热、头痛,却有突出的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大便呈稀水状或脓血便,但无下坠感。若发热不退并且高达39℃以上,这时要想到出血热的变异型,即胃肠型出血热。

    三、以“腹膜炎”作为掩护的出血热病人有发热、头痛,而且腹痛特别明显,腹部还可有压痛、反跳痛、腹胀等,与典型的急性腹膜炎几乎没有区别。这个季节,遇到高热、头痛的“腹膜炎”,要多个心眼,是否出血热在作祟,提请医生注意。

    四、冒充“病毒性肝炎”的出血热病人有恶心、厌油腻、食欲下降等症状,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皮肤发黄、眼珠发黄,尿色加深。大多数人以为是一般的肝炎,其实,病人出现高热,这是肝炎不应有的,故必须怀疑有没有出血热,因出血热常可引起肝损害。

    五、打着“急性肾炎”的旗号的出血热病人发病急,发热短暂,很快出现血尿、全身浮肿、腰痛、尿中有蛋白、血压偏高。这些都好像急性肾炎,其实出血热也有肾损害,一定要请医生检测出血热抗体。

    总之,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出血热全名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大多数有“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肾损害。没有发热不能诊断为出血热;没有“出血”现象也难诊断为出血热,主要是皮肤有出血点、瘀斑,或尿中有血、便血等;肾损害主要是尿中有蛋白++~+++。, http://www.100md.com(王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