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关注
编号:10765105
正视1.2亿人的生存权利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8日 《当代健康报》 2004.01.08
     在中国共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然而,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被HBV的阴影所笼罩: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被同学或明显或隐晦的疏远着;找工作的过程异常艰难,一次次的面试,终因体检结果被拒之门外;有过女朋友,在感情日深,谈婚论嫁之时,他如实相告,但恐惧令女友决然而去;工作后,同事根本不愿接近他们,不愿与他们交谈,也不愿碰他们用过的办公用品……

    周一超、张先著,他们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他们在求职的歧视中,采取了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行动。他们,是在歧视中爆发的人。也正是他们,使社会以从未有过的广泛关注,正视这1.2亿人的生存处境。

    一、张先著的“爆发”:打官司维权

    张先著,安徽皖西学院应届毕业生,在2003年公务员考试中考了第一名,因为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被拒之门外。值得注意的是,张先著并非乙肝大、小三阳,而只是乙肝五项检测指标中第一、五项为阳性,并且肝功能正常,属于基本没有传染性的普通感染者,而像他这样的情况在全国1.2亿乙肝人群中不在少数。2003年10月底,多方交涉无果的他愤而以“恶意歧视、侵犯乙肝感染者正当的工作权利”为由,将芜湖市人事局告上法庭,从而成为“国内乙肝歧视第一案”的主角。
, 百拇医药
    2003年12月19日早晨不到8点,法院门口已经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当地高校不少法律系师生专门请假前来旁听。另外,等待旁听的还有许多特殊的听众——像张先著一样感染了乙肝病毒,曾有过类似挫折经历的人。由于案子的关注度极高,法院将庭审安排在能容纳200人左右的大法庭举行,即使这样仍有不少人是站着听完三个多小时的庭审的。

    庭审中,被告律师向法官出示的证据主要有《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及相关医院的体检结果。被告律师称:“张先著不能进入考核程序的原因是自身体检报告不符合招录公务员的身体条件,而作出该结论的并非被告,而是由具备体检资格的主检医师及医院,在被告人组织并由芜湖市监察局派员监督之下进行的,因此,其客观公正性不容怀疑。”

    原告代理人周伟则反驳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中非常明确地列出了属于‘乙肝两对半检查不合格’的七种情况,包括大三阳、小三阳在内,恰恰不包括张先著‘一、五阳’的情况,被告作出相应决定的法律依据不足;此外这个标准是安徽地方规定,它直接侵犯了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平等就业的权利,我们对它的合法性也表示质疑!”庭审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中,于当日上午11点50分左右结束,主审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 百拇医药
    二、周一超的“爆发”:杀人事件

    2003年的1月23日,周一超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政府招收9名公务员的考试。经过一系列的笔试、面试,周一超在157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综合成绩第八。如果体检合格,周一超就有可能成为他所向往的公务员。然而出乎意料,周一超因被检查出有乙肝“小三阳”而遭到淘汰。周心里很难过,产生了报复心理,于是举刀行刺人事干部,造成一死一伤的血案。2003年9月初,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轰动一时的大学生刺杀招考公务员的人事干部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周一超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起备受人们关注的杀人案进入二审程序后,法学专家对《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合理、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14条第1款第(四)项对体检标准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身体健康”,第2款同时规定“经录用主管机关批准,可适当放宽限制”。由此可见,“小三阳”并不是死标准。国家在公务员录用的体检标准上体现了适当放宽的精神,目的是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但各省关于公务员体检标准的规定并没有体现“适当放宽”的精神。《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规定“乙肝三系检查大三阳、小三阳者”,为体检不合格。湖南、天津等省有类似规定。
, http://www.100md.com
    这些硬性规定引起了被挡在公务员门槛之外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们的强烈抗议。法律界人士认为,各省的规定是依据国家规定制定的,其标准不应高于国家标准。在目前还没有根治乙肝小三阳疗法的情况下,身患乙肝小三阳是人的自然属性,个人不能选择也无力改变。

    周一超的杀人动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是“小三阳”患者受到了不应有的歧视。医学专家指出,“小三阳”只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途径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是不会传染的。把“小三阳”患者排除在正常的择业范围之外是不合理的。二是社会上存在不公正、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目前,广东省除公安等特殊行业外已放开了对患有“小三阳”人员的录取标准,上海市对是否招录“小三阳”患者也已没有硬性规定。相较之下,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不合情理,有违“人人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的原则。

    近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收到一份有3671人签名的请求书,请求二审法院给周一超重新生活的机会。此前,浙江嘉兴学院法律系和科协为此事曾向社会发放了1000份民意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有83.4%的人认为应该给周一超“留一条生路,判处死缓,以观后效”。
, http://www.100md.com
    三、面对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该沉默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类似的不公正经历。

    李先生,1998年考入大学,其间曾获得两次“一等奖学金”、四次“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团员”。2000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到一家企业(非食品行业)实习,实习期过后,单位组织体检,因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小三阳)被拒绝录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李先生前后5次经历录用后又被拒绝的尴尬情境。对此,李先生想不通,但他选择了沉默。经过将近半年多无奈的休整,2003年4月李先生应聘进了现在的单位(非餐饮业等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的行业),一切似乎还顺利。然而,李先生对单位的例行体检,却极为恐惧。

    黄先生,2002年参加当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成绩在所报职位中名列第一,后因体检查出为“小三阳”,根据该省的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办法,被视为不合格而被拒录。黄先生称自己现在压力很大,不敢和别人谈落榜的真正原因:“传出去的话,可能连现在的工作都保不住。”
, http://www.100md.com
    一位上海某高校的毕业生,报考了北京某研究机构心理所2002年研究生,取得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因同样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该机构拒绝录取。按有关部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该生报考的专业不在限制之列,按规定应当被录取。为此,该生申请行政复议,但复议的结果仍然是拒绝录取。

    原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李小姐,在一次单位组织的职员体检中查出患有“小三阳”,在随后的机构调整中,人事部门以“身体不好”让她下岗,周围的同事也开始避而远之。不久,李小姐南下广州找工作,在人才市场遇到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对方欣赏她的才能,在得知她的身体情况后仍聘请她担任公司文员。虽然李小姐勤奋尽职,但一个月后,老板却为难地告诉她:因为有其他员工知道了李小姐的“小三阳”,害怕被传染而要求辞职,公司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

    所谓“就业歧视”,是指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因素的影响,自己不能够享有与他人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现象。
, 百拇医药
    据了解,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含组织、器官),不宜入伍当兵及从事保育员、炊事员、入口食品行业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然而,现在国内许多用人单位将其扩大化,不管青红皂白,只要是表面抗原阳性者就不用;不少单位在体检时只要发现哪位员工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以种种理由予以辞退。在大学生就读方面,大部分高校并未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报考,但这些携带者毕业后却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反映,就业的压力、社会的歧视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了乙肝病毒本身。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认为:正常的社会交往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如果在平时工作生活上注意劳逸结合,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痊愈。生活中很多人反对歧视“乙肝”,可一旦身边同事中有人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又不免暗自紧张,担心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乙肝。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刘庄告诉大家,实在不必谈“乙肝”色变,因为不同的感染情况传染性是不同的,而且乙肝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染,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起吃饭、面对面说话就会传染,所以不必对周围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敬而远之”。

    乙肝群体也是弱势群体,而且是人数多达1.2亿的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身体受着病魔煎熬的同时,还同时承受社会的压力、世俗的眼光以及不平等的待遇。这一切都呼唤着一种新的机制或法律来有效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我们广大的社会成员消除偏见、抵制愚昧和误区,共同关心这个特殊群体。专家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乙肝病毒携带者工作权益保障条例,保障这一庞大人群的正当权利,消除他们在就业、上学、招聘等方面所受到的歧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这也是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必要举措。 文/王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