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766690
中年人怎样摆脱健康危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8日 《当代健康报》 2004.01.08
     ■本报记者 徐 杰

    45岁的李某是山东省济南市一事业单位的普通干部。前不久,与他年龄相仿的同事因脑溢血突然去世。此后,他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关注起来,看了一些有关中年保健的书籍。不久,他觉得胸部隐隐作痛、心跳加快,便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或肺上长了肿瘤。然后,到医院进行各项先进仪器的检查,以至于穿梭医院好久,也未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成了一个查不出“病”的病人。最后,心理医生告诉他患的是“心病”。

    在生活中,像李先生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的占48%。可以说,步入中年后,心理压力和生理变化的确给中年人的健康带来不少的麻烦。

    “危机”源自两大原因

    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源潮教授分析说,中年人是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是最尴尬的年龄段。在家里,他们是顶梁柱,要为父母养老送终,要操心儿女的学习就业;在单位,他们是业务骨干,要“立言立业”,要出业绩出成果,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身心疲惫的中年人却往往采取不健康的减压方式,如抽烟、酗酒、彻夜泡吧等。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加上饮食不当和缺少锻炼,必然使得中年人的身体状况大大下降。一些和运动不足有关的“现代文明病”成为威胁中年人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调查显示,心肌梗塞的患者,前几年50岁以下的不到10%,近来却达到30%以上;中风患者的年龄,已经降到了40岁左右;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在中年人中更是比比皆是。
, 百拇医药
    此外,现在不少人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第一,没有及时调整亚健康状态,日积月累,最终疾病缠身。第二,不注重对生活方式的调节。第三,不注重运动。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现代人的工作往往静而不动,人到30岁以后,每过10年,心脏排血的能力就下降6%~8%,血压就上升5%~6%,肌肉组织则减少3%~4%;最后,没有保持心情舒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当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研究标明: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的情绪,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

    专家开出摆脱健康危机“处方”

    首先,年过40的人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认识到,自然规律对每个人都是无情的,因此,对岁月的变迁所带给自己身体的变化要能够坦然接受。

    洪昭光教授在开出的健康处方中曾提出了心理平衡的“三个三”:健康四大基石中,心理平衡最重要,又最难做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钥匙。要做到三个快乐,即一心助人为乐、事事知足长乐、常常自得其乐;需要三个正确,即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社会。既要尽心尽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品味美好人生;既要在事业上有颗进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颗平常心;既要精益求精于本职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
, 百拇医药
    其二是增强保健意识,加强健康维护。积极的生活方式首先来自积极的保健意识,这其中包括适时的体检和更有规律的运动。专家指出,有规律地从事体育锻炼会令你充满活力,促进大脑及人体其它部位供氧,提高睡眠质量等等。有一项计划研究了184名年过60岁的身体健康但生活懒散的人。在这些人中,一部分人开始锻炼,并坚持不懈地维护健康,而另一部分人仍然保持其生活方式不变。两年后、不运动的人中有13%出现了新的心脏方面问题,而运动组中只有2%的人有这类问题。此研究虽然是针对老年人,但是,锻炼的意义本身适合于任何人群,尤其是中年人。另外,千万别忘记要彻底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饮食和起居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健康的最大威胁,如嗜烟酗酒、饮食、作息不规律,休息不充分等,都会直接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成为健康隐患。

    最后,专家还特别告诫广大中年朋友,应改变几年都不去医院的坏习惯。许多人不爱去看医生,总认为自己没什么病,但据统计,有80%的重病患者承认,自己是长期不去医院,小病误成大病,等到心脏病、脑溢血等病发作时才不得不去医院,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说,每年例行体检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