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皮类 > 五加皮─细柱五加、白勒
编号:10622760
中国上品五加皮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2日
一、品种考证,豺漆工加与豺节五加,究竟是现代何种药用植物?,二、《本经》五加皮的文献研究,五加皮(上品),三、《别录》五加皮的文献研究,五加皮[上品],四、药理学上的发展,五、小结,主要参考文献
     中药五加具有补益强壮作用,近些年来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对刺五加的研究更引起医药学界的广泛兴趣。那么,我国古代药用五加究竟包括哪些现代药用植物,刺五加又应是古代药用五加的哪个品种,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思索。《素问》说:“善言近者,必知其远。”又说:“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因而,知近知远通古达今,对药用五加品种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品种考证

    中国古代药用五加,品种较为混乱。早在宋朝,苏颂就曾指出:“五加皮……今所用乃有数种,京师北地者,大片类秦皮、黄柏辈,平直如板而色白,绝无气味,疗风痛颇效,余不入用。吴中乃剥野椿根皮为五加皮,柔韧而无味,殊为乖失。”近代又发现萝摩科植物杠柳之根皮也混了进来。就连上品药用五加,古代本草所载,也包括现代五加科、五加属的几个品种,故引用文献时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该张冠李戴。品种不搞清,许多包涵有上品五加皮的著名方剂就难以推广应用。其经济效益,势必受到影,而且还存易造成事故。

    五加之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称《纲目》〕解释说:“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说明该药是取其叶的特点而命名。实际上根、茎、叶皆入药,但最早记载的入药部分则是其根、茎之皮,故亦称之为五加皮。

    五加皮.《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载:“味辛温,……一名豺漆。”《名医别录》[下称《别录》]载:“苦微寒,……一名豺节。”从性味及别名上看,《本经》五加皮与《别录》五加皮并非一种,实是两种。

    豺漆、豺节之名,《纲目》又说;“不知取何义也?”历代本草均无注释。

    豺,《正字通》云:“豺,长尾,白颊,色黄。”杜亚泉等编《动物学大辞典》云:“豺,毛色茶褐带微红,或黄灰………颇有小白点。”说明豺有两种毛色,一种是“茶褐带微红”,另一种则是“黄灰”。

    漆,黑也、固也。《周礼?巾车》云:“漆车藩蔽”“黑车也”;《史记?蔡泽传》云:”与有道之士为胶漆”,喻交谊交之坚也。坚犹固也。所谓“豺漆:,就是借助豺的“毛”色与形态,喻示五加体茎密生着“茶褐带微红”,例似“豺毛”那样的针状刺。实际上,是取其茎态的形象比喻而称名。

    节,体也,准也。《国语?周语》说:“昭明大节而已矣”此节训体也。《荀子?性恶》说“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此节则训准也。《别录》迥避《本经》的“漆”字,而名之为豺节,就是借助豺“毛”的另一种颜色与形态,喻示五加体茎还有密生着“黄灰”色的针状刺者。实际上,也是取其茎态的形象比喻而称名。

    《本经》、《别录》以这样的形象比喻而命名的药物并非少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