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1273
把“监护病房”植入体内———认识植入型除颤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6日 《健康时报》 2004.02.26
     对于患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来说,任何一次晕倒发作,如果抢救不及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病人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好在现在可为此类病人植入一种小型心脏复律除颤器,这样就相当于患者一直都住在最先进的监护病房里,因为埋在胸前的除颤器会随时监测心脏跳动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从而防止由此引起的猝死。

    这种除颤器真有这么神奇吗?这种微型除颤器的学名叫作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自198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挽救了数十万患者的生命,成为当今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主要手段。科学家曾对1016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植入除颤器或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3年后发现,植入除颤器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的总死亡率要比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分别降低39%、27%和31%。

    植入型除颤器的适应症有哪些呢?抗心律失常器械植入指南把植入型除颤器的适应症分为3类:专家一致认为应该植入者为I类,对植入与否尚有不同意见者为II类,不应植入者为III类。植入型除颤器的I类适应症为: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所导致的心脏停搏。自发性持续性室速。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临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可取。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以及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而不能被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者。

    这种除颤器的植入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但植入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一代除颤器需要开胸手术植入。第二代已不再需要开胸,只需通过静脉穿刺送入心内膜电极。第三代体积更明显减小,可直接埋于胸前皮下囊袋中,除自动除颤、复律外,还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抗心动过缓起搏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除颤器能否正常发挥其抗心动过速和除颤功能,主要取决于术后的调试和随访,因此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除颤器的性能和工作情况。病人在出院前应进行详细检查,以后可每3个月随访一次,如无异常发现可改为每半年随访一次。如果感觉心慌或放电应立即就诊,以及时发现有无参数设置不当、除颤器故障以及电池耗竭等情况。

    张海澄副教授擅长治疗:心律失常、心脏起搏。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出诊地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 百拇医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教授 张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