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 更年期
编号:10861543
妖魔化的更年期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日 中华女性网
     有时候,社会文化因素的负面影响常常出人意料。一些像喝白开水一样稀松平常的事儿,却层层加码般地被夸大被强化了。譬如,曾听说几年前一所小学校搞调查,一个“你认为什么事情最可怕”的提问,许多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头皮屑”。显然,在商业动机的操纵下,在广告卖点的狂轰滥炸中,小小的“头皮屑”在孩子们眼中被无限放大和妖魔化了。然而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混乱远不止于此。就连人人都要经历的更年期也在劫难逃,越来越被勾勒成洪水猛兽。

    更年期是什么?医学专家们是这样界定的:更年期是男性与女性生命长河中不可逾越的一个生理时期,是性腺功能逐渐衰退至最后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更年期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妇女大多数发生在45—55岁之间,男性大多发生在50—60岁之间,虽然会出现一些不适,主要是身体不适应内部发生的衰老性变化的结果,并不是疾病。

    尽管科学家一再强调,更年期是人体的一个自然生命阶段,但社会上人们对更年期的看法却绝对的重女轻男,并有着普遍的刻板印象,许多人认为,更年期妇女偏执、吹毛求疵、精神脆弱、情绪极易失控甚至歇斯底里;缺乏正常判断与交往能力,家庭与社会关系失衡;令人惟恐避之而不及……
, 百拇医药
    不仅男人对更年期妇女持有刻板印象,不少女人也受到同样影响。因此,一提起“更年期”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人至中年的女性心惊肉跳了。它似乎意味着女人味儿丧失、焦虑、衰老、人际关系恶化……特别是近期以来,关于都市高知女性更年期大幅度提前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连那些自以为正当妙龄、花样年华的女人们也如惊弓之鸟般惶恐不安起来;据报载,临床所见有芳龄26之少妇,因婚后不孕求诊,检查结果发现该女子生殖系统已经衰退,超前步入了更年期。

    当诸如“白领女提早成为更年妻”“多疑醋意更年妻”“高知女性提前备战更年期”等醒目标题通过媒介不断映入人们眼帘时,就好像罹患了流行病,更年期恐慌症在女人群中不断地传播、蔓延;据报道,有记者在北京某医院采访时发现,原来门庭冷落的更年期门诊现在是天天爆满。医生告诉记者,更年期门诊的病人多,并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患上了更年期综合征,很多还没“到期”的女性是想通过治疗更年期使用的“激素替代疗法”,使自己“女人味儿”不减。

    医学专家认为,雌激素确实能够改善女性器官和皮肤血液的供应量,延缓骨质疏松、冠心病、老年痴呆的发生,使皮肤恢复弹性和润泽。但令人担心的是,很多人在服用雌激素之前,并没有检查自己的实际激素水平,她们只是因“担心自己雌激素水平下降使衰老提前”而补充雌激素,由此造成的激素失衡会使她们成为更年期门诊的“另类”患者。现在的研究已经表明,错误地补充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生危险增加8至10倍。因此又有人尖刻地冷嘲道:“当今的女人们正痛不欲生地拼死揪住青春的尾巴不放。”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更年期的恐怖化带来了商机无限。伴随着随处可见的更年期药物广告,一句看似关切的广告词:“你‘更’了吗?”除了扑面而来的商气,更透着一股子虚情假意。更年期究竟是不是病?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美国女性医学权威苏珊·乐芙,在多年前就对女性更年期使用激素疗法提出质疑,并指出其中潜在的危险。她尖锐地指出:“对于这些使用激素的情形,我怀有相当矛盾的感受。身为女性,先有初经来潮,几年之后开始吃避孕药,除了生小孩的期间外,一直都在服用避孕药。直到想受孕又无法怀孕的时候又开始使用助孕药,或者生完了小孩,又开始服用避孕药,直到进入更年期为止。接着,可能在有生之年持续服用停经后激素。好像永远都在服用某种激素药物。这种情形似乎意味着我们身体的自然运作是错误的,这样的想法很令我困扰。它为制药厂商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但长久下来可能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好处。与其不停地整修我们的身体,不如来整修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从少女时期就开始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不过这样做比较困难,而且在金钱上无利可图。”

    医学专家根据临床调查证实:在更年期的人群中,有15%~25%的人无明显异常感觉,而75%~85%的人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但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医务人员还发现,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缺少文化的妇女较少出现更年期心理变化,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也少而轻;相反,一些受过相当文化教育但又对更年期保健知识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的妇女,身体稍有不适,往往富于联想,顾虑过多,特别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发生更年期的症状也较明显。当一些传媒就此发出“没文化的女人才是健康的女人”的感叹时,是不是也应反省一下男性视角的社会传统文化形成的更年期歧视,以及媒体不分青红皂白片面宣传的误导?
, 百拇医药
    正是由于偏离女性视角,媒介强化了传统的刻板印象,更年期愈加成了对中年女性完全负面的概念,更年期歧视成为社会文化因素对女性群体的误解,它严重阻碍女性参与社会、创意未来以及对女性正确、得当地评价;更年期甚至也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象征,并进入日常攻击性词汇。一些人更是把更年期当成男性对女性不平等条约的口实,以此为由限制提拔中年女干部,阻碍女性参政,让女人提前靠边站……其间有多少对女性的不公、轻视与责难!

    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更年期中度过,这意味着绝经之后,女人将继续生活30—40年。根据1998年的“盖洛普”调查,在50—65岁之间的美国女性中,约有一半觉得在生命的这一阶段最高兴和最为成功。和20—40岁时相比较,她们觉得她们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改变了,包括家庭生活、兴趣、朋友及与她们的配偶和合作者的关系。换句话说,“更年期预示着恐怖变化”的观点已经距实际相去甚远。如果我们的社会与传媒不能摈弃旧有的传统观念和男性眼光,不能与时俱进地创立全新的、健康向上的更年期文化,妇女的真正解放与男女平等实在无从谈起。

    更年期如鬼怪似妖魔?该是到了颠覆它的时候了。(张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