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1308
目击心脏手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4日 《健康时报》 2004.03.04
目击心脏手术(附图片1张)

     ■“吱……吱……”电锯锯开胸骨,一直等到“吱”声消失,记者才凑上台前,一探头:胸骨牵开器撑开的胸部有个像小橄榄球大的血色窟窿,割开的皮脂、肌肉和胸骨大约有4、5厘米厚……医生用电刀“吱啦吱啦”慢慢地割开了那层血浸的肉包,记者眼前是一块蠕动的、鲜艳的、湿润的肉球!人们常说心窝,还真有个心窝窝,心脏就卧在里面,像一只仰面朝天的青蛙的大肚子,一鼓一鼓。人的心脏竟有一只芒果那么大!它表面肉粉色深浅不一,有两处还覆盖一层金黄色的脂肪,看起来又很像一块巨大、油亮、多姿多彩的雨花石。它的盛衰,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生、老、病、死!

    ■医生用纱布不停地蘸着渗出的血液,纱布一块一块地更换,随后深层赤色肌肉展露,烟在袅袅地升起,烤肉焦味一阵一阵,最终记者不得不赶紧离开手术室,到外面去干呕。

    ■医生弯着腰,低着头,额上的小探灯照射到胸腔里面,手一点一点来回移动,像在微雕,这可是生命的微雕。

    ■医生接过护士递过的一个“哈巴狗”(小止血钳),用“哈巴狗”咬住这根血管后部,随后将左乳动脉切口与左冠状动脉切口吻合,用一根像汗毛一样细小弯曲的针,一针一针,仔细地将两条血管吻合缝在一起。
, 百拇医药
    2月18日

    7∶50———记者进入手术室记者换上全套无菌服装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楼手术中心,这里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十几间手术室灯火通明。记者在第13号手术室,看见无影灯下的手术台上躺着一位中年大汉,双臂平展,整体呈十字状。主治医师陈博士介绍说,这位病人49岁,身高1.79米,体重90公斤,患左冠状动脉肌桥已经20多年。他一活动就心绞痛,睡觉、吃饭、大便都疼,什么事也不能做。如果不做搭桥手术,会因心肌供血不足,使心脏一块肌肉坏死,导致心肌梗死,许多病人就是死在这病上。心绞痛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梗,即便有些人被抢救过来,也会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危险很大。手术的目的是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另外血管接通,可防止病人心绞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8∶10———病人深度麻醉墙上的钟已8点10分,病人经镇静诱导麻醉,已陷入深度麻醉状态。手术台旁的监测仪的屏幕上,一条平稳的绿色线:心跳每分钟50/70,一条起伏不定的红线:血压120/76。麻醉师李医生告诉记者,靠麻醉药物的剂量,调整病人麻醉程度的深浅度,控制药物剂量来调整手术麻醉病人的心率和血压。病人现在的生理状况比较稳定。一位男麻醉师把喉镜插入病人口腔盖住舌后部,避免舌头堵塞气管,然后把一根管子徐徐插入病人的喉头,这是在喉镜引导下做气管插管。接着,三个护士掀起病人身上的被子,用碘伏消毒,把病人脖颈、胸、下体涂成了棕色,片刻又将碘伏擦去。两位医生又对病人躯体用碘伏消毒一遍,并为其插入导尿管,用几块蓝色手术无菌布单覆盖在病人的躯体,仅露出胸部,在胸部贴上无菌敷料阻止病人体内细菌,然后从胸部正中划一道20厘米红线。医生用高频电刀开始在病人胸部切口,那圆珠笔似的电刀顶端有一节3厘米长的金属锐喙,它像烙铁,触到皮肤就“吱啦吱啦”作响,一股股刺鼻的、烧焦肉皮的味道,几乎让戴着口罩的记者感到窒息。一个医生说:“第一次闻是受不了,我们都习惯了。”记者咬牙挺着,眼瞧着那胸部的乳色皮肤被划开,血殷红地溢出,医生用纱布不停地蘸着渗出的血液,纱布一块一块地更换,随后深层赤色肌肉展露,烟在袅袅地升起,烤肉焦味一阵一阵,最终记者不得不赶紧离开手术室,到外面去干呕。
, 百拇医药
    9∶10———记者看到活人心脏记者返回室内,听见“吱……吱……”

    电锯锯开胸骨的声音,一直等到“吱”声消失,才凑上台前,一探头:胸骨牵开器撑开的胸部有个像小橄榄球大的血色窟窿,割开的皮脂、肌肉和胸骨大约有4、5厘米厚。这时手执电刀的医生对记者说:“你看,这是心包,心脏就包在这里面,一会儿剥开你就能看见心脏。”记者看到一个血色肉包在蠕动。医生用电刀“吱啦吱啦”缓慢地割开了那层血浸的肉包。“你看,这就是心脏。”他指着一块蠕动的脏器对记者说,“其它科医生都没有这个机会,亲眼看到活人的心脏。它起搏得多有规律啊,说明病人的状态很平稳。”———记者眼前是一块蠕动的、鲜艳的、湿润的肉球。人们常说心窝,还真有个心窝窝,心脏就卧在里面,像一只仰面朝天的青蛙的大肚子,一鼓一鼓。人的心脏竟有一只芒果那么大!它表面肉粉色深浅不一,有两处还覆盖一层金黄色的脂肪,看起来又很像一块巨大、油亮、多姿多彩的雨花石。它的盛衰,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生、老、病、死!

    此时,9点10分。执刀的医生把刀刃在磨刀石上曲成45°角后探进胸腔内左侧,小心翼翼地划、切、割,正从心脏表面剥离一节左乳动脉。他弯着腰,低着头,额上小探灯照射到胸腔里面,手一点一点来回移动,像在微雕,这可是生命的微雕。10点25分,他把这根长约10厘米的像小蚯蚓似的左乳动脉血管剥离下来———它就是“桥”,这根血管不可替代,非常珍贵。
, http://www.100md.com
    10∶25———手术宛若绣花10点25分,国内著名心外科专家、该院心外科主任万峰走进手术室,他是本台手术主刀。万主任目前是国内做“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好的专家之一,成功率达到99%。万主任指着心脏表面一根细细的血管对记者说:“它叫左冠状动脉,就是它里面长东西(肌桥)了,影响血液流通,那么就得在它肌桥的远端切一个刀口,然后和那根左乳动脉血管接在一起,这就是心脏搭桥。”———万主任用“固定器”的压脚,压住心脏左冠状动脉,使心脏局部跳动减慢,然后把堵塞这根血管的白色小塞子钳出,一股鲜血咕地喷射出来,溅在他和对面医生胸前。万主任接过护士递过的一个“哈巴狗”(小止血钳),用“哈巴狗”咬住这根血管后部,随后将左乳动脉切口与左冠状动脉切口吻合,用一根像汗毛一样细小弯曲的针,一针一针,仔细地将两条血管缝在一起。他告诉记者:“这也叫‘冠状动脉旁路乳内动脉搭桥’,手术就这么简单,怎么样?像绣花一样。”

    万主任所采用的搭桥技术,是当今国际最流行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叫“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那个“固定器”是关键设备,目前国内只有十几位心外科专家掌握“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大多数心脏搭桥手术,仍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搭桥术”。
, 百拇医药
    12∶10———病人被推回监护室万主任下台后,两位医生开始缝合刀口,他们先在病人胸部下方刀口的末端,间隔4厘米处切开两个小口,用尖嘴钳将胸壁用力穿透,插入两根引流管,为将胸腔积液排出体外,避免病人术后感染。然后他们卸下胸骨牵开器,用7段钢丝均匀地、牢牢地把两侧胸骨拧合在一起,再将肌肉缝合后,表皮采用内皮缝合技术,线可以被吸收,所以记者看到刀口只是一道细细的缝。他们用无菌敷料将刀口贴得严严实实,说24小时内病人身体上插的8根管子就可以卸下,48小时内就可以起床活动,7天后就可以出院了。12点10分,手术病人身上带着8根插管被抬下手术台,推回监护室。

    2月20日

    9∶05———记者探望病人记者再次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7病区住院处,进入一间病房。该科主治医陈博士指着临窗的一张病榻上面斜靠着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男病人说:“他就是前天搭桥的病人。”并叮嘱记者不要和他多讲话,目前他身体还很虚弱。
, 百拇医药
    记者:“我那天看了你的手术。”

    病人:“是啊?!”

    记者:“以前,你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

    病人:“老心绞痛,心脏像老被谁捏着似的,难受,浑身没劲儿。”

    记者:“你的刀口还疼吗?”

    病人:“疼,一说话就疼,疼……”

    记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病人:“在机关搞管理工作的。”

    记者:“愿你早日康复!”

    病人点点头。陈博士告诉记者,他身上原来插着8根管子,只留下那根引流管。他是昨天11点30分离开监护室被送到病房的,明天他就可以下床了,5天以后就可以出院了。这就是采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技术优势。病人手术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自然也降低,大概能节省6千元到7千元。过去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恢复要10天至15天时间,心脏功能差的老年人因并发症甚至要恢复1到3个月,整个治疗费用就难以估量了。

    2月26日

    8∶30———记者从7病区护士长孟蕾口中得知:病人昨天已经出院。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万峰主任正在实施“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胡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