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7868
静以养心动以养体——记福建省寿宁县100岁的张达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8日 《中国医药报》2004.03.08

[点击上图放大]

     初春的一天上午,笔者拜访了家住福建省寿宁县城关鳌虹路的长寿老人张达平。电话里,老寿星的儿媳妇说,老人又上菜园去了。行至巷口,巧遇荷锄而归的老寿星,遂迎上前打招呼,一番自我介绍后,他居然还记得两年前我采访过他,令我心里暗暗佩服。q/#s(, 百拇医药

    张达平老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今年100岁。老人中年丧妻,因担心续娶后儿女得不到后娘疼爱,就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把膝下儿女抚养成人。平日里,当地百姓经常可以在街上看到这位身材矮小敦实、满头白发、银须飘飘的老人。他会笑容可掬地站在你身边听你说古道今,偶尔也会不失时机插上一句。熟悉他的人便打趣道:“‘弥勒公’开口发话了。”然后大家就会开怀而笑。老人的儿子张承满说,因为父亲形象像传说中的弥勒公,所以人们都爱这样叫他。虽说年逾百岁,老寿星依然耳聪目明,手脚灵活,能吃能睡。白天,他依然坚持到山上菜园种菜、整饬;晚上则喜欢到大街上走走,尤其爱到城关解放街子来桥上与老人们一起聊天,九时左右就上床睡觉,清心寡欲,心境平和。q/#s(, 百拇医药

    欣逢盛世,长寿是福。晚年幸福的张达平老人早年却是命运坎坷、历经苦难。在二十世纪初民族危难、社会动荡的烽火岁月里出生的张达平吃不饱穿不暖,雇农成份的穷苦家境供不起他读书。物质的极度匮乏使他长得又矮又小,气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的体力活干不了,日子过得异常艰难。1935年,一场传染性疾病相继夺去了父亲和妻子的生命,遭受天灾重创的他把无情的打击和揪心的悲痛深埋心底,毅然挑起全家重担,靠勤劳节俭持家。q/#s(, 百拇医药

    历经磨难的张达平,养成了中国农民固有的敦厚朴实的性格。他大事不急不躁,小事不与人计较,放得下,想得开。1979年,为了解决住房困难,张达平集几十年心血在村尾溪边砌了一块地基,当时花了4000多元,是一笔不小的投入。1984年,县里整治蟾溪,他已砌的地基被划入拆除之列。那个年代的寿宁农民,碰到这种事时要想得开并不容易,亲戚、家人都担心他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岂料他却反过来安慰家人,政府的决定老百姓怎能不支持呢?过去发洪水,房子一眨眼就给冲走了,现在政府整治溪流也是为民谋福祉,个人的损失就当是支持国家建设吧。q/#s(, 百拇医药

    如今生活无忧的张达平,追求静以养心,动以养体的养生之道。他一生热爱劳动,晚年也不例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种植蔬菜,有时还把菜挑到集市上卖。他说蔬菜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多吃有益健康。老人从不喝酒抽烟、打牌,坚持早睡早起。说来也奇怪,六十多岁时,他患有严重的胃病牙痛,七十多岁时满口牙齿掉光,后全口镶牙。之后他节制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一般每餐只吃二三两米饭,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只吃到七分饱,从不吃冷饭。他这样坚持了二十年,到了八十多岁时,胃痛牙疼竟奇迹般地好了。q/#s(, 百拇医药

    人到无求品自高,心胸豁达寿自长。这也许就是张达平老人的长寿之道吧。q/#s(, 百拇医药

    图为张达平(前排中)与家人在一起q/#s(, 百拇医药

    文图/李贤斌(李贤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