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中医美容
编号:10622785
“保健食品热”的原因、危害与出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4日 中医复兴论
     李致重

    保健食品是指近年来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诸如以“卫食证字”、“防食准字”“食监字”、“食健字”、“食卫字”、“卫食加准字”、“卫食新许字”等等批准文号,而流入各类市场的加药食品。其中尚不包括非法流入食品市场的“卫药健字”号药品。据《光明日报》1995年的一篇报道,近两年我国保健食品的年产值远远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而消费者从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向整个人群在扩大。而且,几乎100%的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病人,都会因购买或接受馈赠而随意服用保健食品。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消费者心理的盲目和无知,反映了“经济大潮”下一种浮躁情绪哄抬起来的虚假繁荣。严格地说,这是文明潮流中的现代愚昧,是对中医学的又一摧残和冲击。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许多伪科学、反科学的产品戴着中医药科学的桂冠,正纷纷混迹于食品市场,严重地误导当代人“拿药品当饭吃”。这是我们不能不清醒认识和严肃对待的。

    一、从医药科学看“保健食品热”的原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要求日益增强,这是可喜的。但是应该看到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有意无意地混淆或歪曲医药科技与管理科学的一般原则,是形成当前“保健食品热”的主要原因。

    1.中医的补养不是营养

    中医的“补养”又称补益、滋养、调养等。它是针对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功能不足,采取具有对抗性治疗作用的药物,以达到全身功能平衡与协调的一种治疗方法。所以补养药是治疗性的中药。按照中药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分类标准,补养药有入脏、入腑、入经、入络之别,又有益气、补血、生津、养液、滋阴、助阳之异。正如世界上没有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一样,天下也没有一味老少咸宜的补养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补养药必须在把握患者个体一差异的前提下,由医生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方对证的补养方药,才能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营养”一词的文字学含义即“谋求生养”之意,在中文中为动词。随着西医的传入,“营养”主要指“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在此基础上,便逐步演变出“营养品”、“营养素”、“营养化学”等等西医学意义上的专用名词。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各种微量元素),习惯称之为“五大营养要素”。在西医看来,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膳食结构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在中医看来,脏腑、阴阳功能的平衡、协调,则是健康的根本标准。只要一个人全身的功能正常,人体自然可以通过消化和吸收,从食物扣摄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甚至不必过分在乎膳食本身的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