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者你知道生命有多重吗
◆专家论点◆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字,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位列第一死因。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
这个数字是个无法令人漠视的数字,也许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陈思这样的“生命守望者”,然而,一个人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呢?轻生,需要一个更为理性的解决方式。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讲。
是绝望蒙蔽了轻生者的心灵 翁正(中华医学会社会精神医学学会委员,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自杀属于绝望行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人,不会有轻生行为。在国外,几乎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疾患问题,而在我国,有精神疾患的自杀者仅占30%。因此,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中国人放弃生命的原因是由社会因素带来的生存绝望,包括婚姻不幸、家庭不睦以及经济问题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关心别人一点,自杀的悲剧就会少很多。
曹连元(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这说明,我国女性的社会压力明显大于男性;另外,我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调查显示,我国自杀的八大危险因素为: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暴露上述1个危险因素或不暴露危险因素的265例中,没有一个死于自杀;而暴露上述2至3个危险因素者中,30%死于自杀;暴露上述6个或更多危险因素者中,有96%死于自杀。
, http://www.100md.com
不仅伤害自己,更伤害社会 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杀是自虐、自残的最高手段。应反对用同情、怜悯的目光来看待轻生者。百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就认为,“自杀必须列为不道德的行为”。自杀是一种“破坏性越轨”,不仅是生命的非正常死亡,是对个体生命的损害,更严重的是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痛苦。
翁正: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会使6个家人或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中国每年有二百多万人有轻生行为,如此算来,中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承受着轻生事件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单亲家庭的悲剧等等都由此产生。像马加爵那样轻易杀害他人生命的,更令人发指。他的行为至少使5个家庭深受其害。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疾病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中,自杀带来的经济负担占五分之一,高居首位。
有轻生念头并不可怕 乐国安:有自杀念头并不可怕。台湾一名学者讲过,一个青年人到了20岁还没想到过“死”就可怕了。这说明,人生中应当经历一些挫折和苦难,你可能会想到“死”,或一段时期沉浸于抑郁状态。
, 百拇医药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编著《死亡哲学》一书):青年人自杀多半同我们社会风气不够淳正有关,但同他们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死亡意识也不无关系。因此问题不在于人生道路是否平坦,而在于自己能否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从历史上看,有许多大人物,如歌德、罗曼·罗兰、拿破仑、穆勒、甘地、屠格涅夫、高尔基、贝多芬等,在青年时期都曾有过自杀的念头,然而由于他们毕竟悟得了“怎样去死”,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社会应像防火那样防自杀 肖水源(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自杀现象就像火灾,要建立整个社会的预防机制,仅靠个别人是不行的。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中心。为了预防自杀,美国社区还建立了许多自杀预防行动网络组织。但目前我国仅北京、南京等少数大城市建立了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提出了一份全国性的自杀预防计划。这个计划一旦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预计每年可以挽救5万人的生命,并且阻止40万人的自杀企图。
, 百拇医药
翁正:自杀的高危人群在不同时期是不固定的。比如中高考时期,考生就是高危人群;职称评定时期,知识分子就是高危人群。国家有关部门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能防患于未然。高危人群的家人和朋友如果能对其多加关怀,也能避免悲剧发生。山东济南的黄河大桥也是自杀者经常选择的地方,即使济南也有个“陈思”,作用也不大。关键是自杀问题是个公共卫生问题,如同SARS一样。
抚平自杀带给生者的心理冲击 陆小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青春热线负责人):现在时有发生的青少年连续自杀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死亡”作为一种危机事件,缺乏相应的应激处理。青少年自杀事件一旦发生,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和处理,这些没有找到出口的负面情绪就会伪装和深藏起来,就好像表面结痂里面还在发炎的伤口,一旦发作,会引发另一个悲剧.
李振涛(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一些名人自杀后,经常能见到青少年模仿自杀的报告,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16岁至23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学分期中的“青春期后”和“假成人期”阶段,在世界各国都属于预防自杀的重点人群。他们情感不稳定,往往会由于盲目崇拜偶像而产生模仿自杀的意向甚至行为。因此,媒体和社会应当减少对名人自杀事件的炒作,更不要“绘声绘色”地描写自杀经过,为预防自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本报记者 刘芳), 百拇医药
这个数字是个无法令人漠视的数字,也许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陈思这样的“生命守望者”,然而,一个人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呢?轻生,需要一个更为理性的解决方式。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讲。
是绝望蒙蔽了轻生者的心灵 翁正(中华医学会社会精神医学学会委员,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自杀属于绝望行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人,不会有轻生行为。在国外,几乎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疾患问题,而在我国,有精神疾患的自杀者仅占30%。因此,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中国人放弃生命的原因是由社会因素带来的生存绝望,包括婚姻不幸、家庭不睦以及经济问题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关心别人一点,自杀的悲剧就会少很多。
曹连元(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这说明,我国女性的社会压力明显大于男性;另外,我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调查显示,我国自杀的八大危险因素为:抑郁程度重、有自杀未遂史、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生命质量低、慢性心理压力大、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暴露上述1个危险因素或不暴露危险因素的265例中,没有一个死于自杀;而暴露上述2至3个危险因素者中,30%死于自杀;暴露上述6个或更多危险因素者中,有96%死于自杀。
, http://www.100md.com
不仅伤害自己,更伤害社会 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杀是自虐、自残的最高手段。应反对用同情、怜悯的目光来看待轻生者。百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就认为,“自杀必须列为不道德的行为”。自杀是一种“破坏性越轨”,不仅是生命的非正常死亡,是对个体生命的损害,更严重的是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痛苦。
翁正: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会使6个家人或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中国每年有二百多万人有轻生行为,如此算来,中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承受着轻生事件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单亲家庭的悲剧等等都由此产生。像马加爵那样轻易杀害他人生命的,更令人发指。他的行为至少使5个家庭深受其害。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疾病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中,自杀带来的经济负担占五分之一,高居首位。
有轻生念头并不可怕 乐国安:有自杀念头并不可怕。台湾一名学者讲过,一个青年人到了20岁还没想到过“死”就可怕了。这说明,人生中应当经历一些挫折和苦难,你可能会想到“死”,或一段时期沉浸于抑郁状态。
, 百拇医药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编著《死亡哲学》一书):青年人自杀多半同我们社会风气不够淳正有关,但同他们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死亡意识也不无关系。因此问题不在于人生道路是否平坦,而在于自己能否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从历史上看,有许多大人物,如歌德、罗曼·罗兰、拿破仑、穆勒、甘地、屠格涅夫、高尔基、贝多芬等,在青年时期都曾有过自杀的念头,然而由于他们毕竟悟得了“怎样去死”,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社会应像防火那样防自杀 肖水源(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自杀现象就像火灾,要建立整个社会的预防机制,仅靠个别人是不行的。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中心。为了预防自杀,美国社区还建立了许多自杀预防行动网络组织。但目前我国仅北京、南京等少数大城市建立了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提出了一份全国性的自杀预防计划。这个计划一旦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预计每年可以挽救5万人的生命,并且阻止40万人的自杀企图。
, 百拇医药
翁正:自杀的高危人群在不同时期是不固定的。比如中高考时期,考生就是高危人群;职称评定时期,知识分子就是高危人群。国家有关部门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能防患于未然。高危人群的家人和朋友如果能对其多加关怀,也能避免悲剧发生。山东济南的黄河大桥也是自杀者经常选择的地方,即使济南也有个“陈思”,作用也不大。关键是自杀问题是个公共卫生问题,如同SARS一样。
抚平自杀带给生者的心理冲击 陆小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青春热线负责人):现在时有发生的青少年连续自杀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死亡”作为一种危机事件,缺乏相应的应激处理。青少年自杀事件一旦发生,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如果没有及时疏导和处理,这些没有找到出口的负面情绪就会伪装和深藏起来,就好像表面结痂里面还在发炎的伤口,一旦发作,会引发另一个悲剧.
李振涛(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一些名人自杀后,经常能见到青少年模仿自杀的报告,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16岁至23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学分期中的“青春期后”和“假成人期”阶段,在世界各国都属于预防自杀的重点人群。他们情感不稳定,往往会由于盲目崇拜偶像而产生模仿自杀的意向甚至行为。因此,媒体和社会应当减少对名人自杀事件的炒作,更不要“绘声绘色”地描写自杀经过,为预防自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本报记者 刘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