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1720
医院药价=生死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5日 《健康时报》 2004.03.25
     根据公开数据,从2001年实行招标政策,至2003年10月,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累计金额达154.7亿元,共减少药品费用支出达21.2亿元。如果按这两个数字粗略估算,这两年消费者到医院看病得到的让利实惠已近两成。按道理,大家对医院药价不满感应随着医院药价下调有所缓和了,但实情如何呢?

    王女士反映,她在某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两支抗生素药凯塞欣,划价时竟要88元一针,而她在某药店仅花了7元钱就买到了同一剂量、同一厂家生产的凯塞欣。

    而一位医药代表告诉记者,这种差价仅是冰山一角。

    对这类消炎药,不是每天生病的普通消费者挨宰一次抱怨一下也就算了,但对于那些长期患病、甚至终生服药的患者而言,医院高昂的药价正成为“山一样重的包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比如,肾移植患者术后长期使用的药物赛斯平,25mg规格出厂价每盒250元,批发价跃升到380.7元,医院里的零售价则达到423元,比出厂价每盒整整高出173元。而这类药只能从医院开到,药店是不出售的。

    医院药价虚高在媒体的炮轰下,早已不算什么新闻。今年医院药价问题更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来自民建湖北省委的郭定东委员以极常见的药品感冒清为例,在提案中勾勒了医院进药的整个涨价流程:感冒清的出厂价本来是0.6元,如今却翻了一番交给厂销售部门(理由是加入广告费等),销售部门再加30%交给代理商,代理商又加20%交给医院,医院一方面加上一部分利润,暗地里医生还要加15%的处方费。于是,一瓶0.6元的感冒清就这样翻了6倍,变成了3.6元!

    湖北委员们提出建低价医院、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制度等方案,力图给因药价高而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弱势群体一些帮助。

    事实上医院的药品暴利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个人腰包,如果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任这种医患矛盾发展下去,最终可能会导致医院进入“生死门”。

    (摘自3月2日《新快报》张桂萍/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