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8020
奇怪的“心脏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9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16期(总第949期 2004.04.19)
     经历了期末考试的初三学生晓雯,几乎大病一场般身心俱疲。虽然成绩仍保持在班里前10名,但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非常担忧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无情地甩出第一方阵。她思绪纷乱地看着电视,突然间觉得胸口像被猛地压了铅块般难受,透不过气来,心怦怦地乱跳,她很快被家人送往医院。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刘某,期末统考一下子成绩后退了10多名。她是很要强的女孩子,目标很高。如此,极有可能与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实在不甘心哪!刘同学寒假放弃了玩耍,拼命苦读,期望一开学成绩能明显上升。然而身体却不听使唤,莫名其妙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这种奇怪的“心脏病”人,我院近期收治了不少。

    在了解病史时,无意中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小病人80%学习成绩中上水平,其中不乏优等生,女生占了90%;大中小学生均有,其中中学生占80%左右。据分析,中学生面临中考、高考的“搏杀”,同时专家们也认为,成绩好的学生较之一般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些,看似“风光”的背后同样存在他们那个年龄段的脆弱。

    经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监测,基本排除这些学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大多数孩子有心慌和胸部不固定部位疼痛等症状,有的小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但这些主要是心理问题所引起,比如学习压力大、紧张、失落等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心脏神经功能失调。经过心理疏导及一些对症治疗,绝大多数孩子的“心脏病”症状已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征象以前多见于成年人,但近年来青少年似乎亦不少见。此外,学生长期处于不良精神因素影响,可致机体免疫下降而成为心肌炎的易发因素。

    新一轮的中考、高考为期不远,中学生应切实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下包袱,轻松应考。社会、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临考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爱。, 百拇医药(宋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