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5294
护士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1日
     护士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

    医院是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地方,病毒和细菌就像是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因一般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的,医院除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消毒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护士一定要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口罩的使用与保存如果不正确,不仅起不到防护作用,病毒、细菌等还会随呼吸运动进入体内。

    护士戴口罩时,口罩上缘在距下眼睑1厘米处,口罩下缘要包住下巴,口罩四周要遮掩严密。不戴时应将贴脸部的一面叠于内侧放置在无菌袋中,杜绝将口罩随便放置在工作服兜内,更不能将内侧朝外,挂在胸前。真正起防护作用的口罩,其厚度应在20层纱布以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一次。若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人,应立即更换。每次更换后用消毒洗涤液清洗。传染科的护士口罩应每天集中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如果工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一次性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用毕丢入污物桶内。

    护士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

    护士在为病人做晨间护理、换药、输液、注射等操作时,手污染的机会最多。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该了解洗手的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

    洗手指征: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的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和进入重点隔离病房时,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患者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

    护士在洗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认真,充分搓洗10分钟以上,注意克服不良习惯:如用洗净的手触摸水龙头或洗完手后随意在工作服上擦拭等。若手部接触传染病人及高度危险器械应按照卫生手消毒法消毒。戴手套是洗手的辅助手段,但必须及时更换,用同一副手套接触多个病人会增加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另外护士自己的私有物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及护士鞋都应每周洗刷消毒1~2次,工作服兜里的医用笔、办公钥匙以及手表、工作卡等都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清洗一次。

    护士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

    护士是最容易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的人群,而且多为高度危险性接触。护士如被各种锐器刺伤后,接触到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体液时,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因此,护士在操作中应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打开玻璃安剖时,用棉球垫于安剖与手指之间,用力均匀适当;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利器,使用后应装入坚固不渗漏的容器内集中储存处理;为病人使用过的利器,在传递中应用金属容器盛放传递等。

    另外,病人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滴眼液做好清洗和保护,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

    护士因工作在高危环境中,必须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