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692251
大肠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年第5期
张渊智,李世荣,项目负责人,:,摘要,0,引言,1,大便潜血试验,2,仿真结肠镜检查,3,粪便大肠脱落标志物检测,3.1,粪大肠脱落细胞学检测,3.2粪大肠脱落细胞DNA标志物检测,3.3,粪大肠脱落细胞蛋白标志物检测,3.4其他粪大肠脱落细胞标志物,4,参考文献
     张渊智, 李世荣,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北京市 100700

    项目负责人: 张渊智, 100700, 北京市,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jianming2000@163.com

    电话: 010-86357923

    收稿日期: 2003-12-10 接受日期: 2004-02-01

    摘要早期发现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大便潜血试验是最常使用的大肠癌筛检方法,再水化愈创木酯试验可增加灵敏度,但特异性较无再水化者低; 免疫化学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仿真结肠镜灵敏度和特异性类似结肠镜检查,并能消除净化肠道带来的不适,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检查粪便大肠癌组织脱落的标准物是目前大肠癌筛检技术研究的热点. 直接寻找粪便脱落癌细胞、检测粪便脱落细胞DNA含量等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大肠癌组织检出的基因突变,同样可以在患者粪便脱落细胞内检出. 同时检测大肠脱落细胞内K-ras、APC、p53等多个基因突变和微卫星、凋亡等标准物对于筛检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检测大肠肿瘤特异的蛋白标准物更能增加筛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粪便癌胚抗原、促衰变因子、STn抗原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张渊智, 李世荣. 大肠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12(5):1202-1206

    0 引言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西方国家第2位高发恶性肿瘤[1],死亡率位居美国癌症死因的第3位[2]; 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4-6位[3-17],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9, 11-17]. 西方统计资料显示,人一生中患大肠癌的危险度为5-6%,50岁以后发病率急剧上升,而且75%的病例发生于普通人群[18]. 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进展期大肠癌患者5 a生存率约为7%,而早期诊断的患者,5 a生存率则可达92%[18]; 并且早期发现和切除癌变前的息肉更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9]. 早期大肠癌一般指Dukes A期,即TNM分期的T1, 2N0M0.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有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66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