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45230
孩子大考家长应该怎么办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31日 《当代健康报》 2004.05.31
     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正常就好

    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教育理论室主任童长江认为,在考试前,有的家长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在家里说话不敢大声,走路关门都小心翼翼,这种反常的家庭氛围,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

    心理专家认为,人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有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如果他受到过多的关注,就会按照社会交换理论来想事情,认为这种过度的好是对他存在某种强烈的期望,是想得到另一种比较大的报偿,所以他会感到有更大的压力。

    因此,良好的家庭气氛的标准就是正常,学生和家长都要以平常心来面对高考,不要在家里总是谈论高考。家长也不要过多地干涉考生的行为,而要让他们自己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

    家长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著名心理学家、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说,有位家长在孩子一摸考试成绩优异的情况下欣喜异常,逢人就夸孩子成绩如何如何好。但在二摸孩子发挥不佳时,她马上又垂头丧气,觉得孩子与大学无缘。这种极不稳定的情绪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及高考的发挥。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刘翔平指出,如果孩子在考前看一看电视,或者玩一会游戏,家长大可不必过虑,这并不能说明孩子在浪费时间,而说明他需要一些放松。此外,考生在这个重要时刻心态难免失衡,偶尔会出现乱发脾气,这时家长要尽量克制。

    与孩子交流有技巧

    分寸感要拿捏好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副教授郭丽说,高考期间家长对孩子说话要讲究分寸。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以为这是在给孩子减压,但其实孩子对这句话非常反感,认为家长在高考之前就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还有的对孩子说:“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这也不合适,家长给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无形中就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别说超常发挥,很有可能连正常发挥都做不到。家长应尽力把紧张、焦虑、幻想、惶恐等负面情绪藏在心里,在孩子面前装得若无其事。
, 百拇医药
    谈心时要多听少说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刘翔平说,当孩子与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家长要多听少说。不要说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孩子与你说压力时,并不总是意味着你要马上解决它,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你的信任。其实他知道如何减轻这种压力,对于考前的孩子,你能做的就是给予信任。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可以给孩子讲个笑话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家唐登华认为,家长在考生冲刺阶段不要一味地给他们创造绝对安静和独立的空间,特别是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易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所以,家长要在这个时候缓解家庭和考生本人的紧张气氛,譬如讲个笑话,开个玩笑,通过这些人为的手段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使之不能循环下去。

    不妨开个家庭会议
, 百拇医药
    我国著名心理卫生专家胡必诚教授认为,考生家庭应该在临考阶段正式地将家庭所有成员召集在一起,召开一个考前动员大会。这样,有必要让全体成员一同接受考试的任务,减缓考生的心理压力。在家庭集会上,包括考生在内的家庭各位成员应该全部发言。这样,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全家人共同下好一盘棋。相信家人的每一个鼓励都会成为考生前进的动力。

    别说令孩子厌烦的五句话

    根据网上调查,下面这些家长的五句日常用语最令考生反感:“不要紧张,考不上也没关系。”“你累吗?累了就睡会儿再看书。”“饿不饿?要妈妈帮你做点什么?”“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不要忘记吃xx补品。”

    山东省实验中学数学教学组长,省级特级教师,山东省骨干教师邵丽云点评说,考生心态是非常敏感和微妙的。上面五句话看上去好像在给孩子卸担子,其实不然。比如,家长越对考生说不紧张,考生反倒更紧张,因为孩子也明白中高考在他人生中的分量。再比如,孩子在专心学习,家长频繁进入端茶送水,还很关心的对孩子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孩子往往不领情,甚至会反感。因为孩子一旦进入了专心学习的状态,就不觉得累了,如同大人进入工作状态不希望被打断一样。我就发现班上不少孩子喜欢在教室学习,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家里的气氛和父母的关注让他们学不进去,不如在教室舒服。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家长应该像平常一样,甚至,不妨尝试着在“口头”上忽略大考,而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上很焦虑的时候,才当机立断“积极介入”。

    如何给大脑“补养”

    山东省学生营养促进会办公室主任杨育林说,感到学习疲劳不仅与体力消耗有关,还与大脑皮层的内部抑制有直接的关系,疲劳的核心是大脑疲劳,所以家长在饮食上要注意给大脑补充营养。

    如何补呢?杨主任解释说,血糖是大脑直接利用的能源。血糖低于800mg/L就会产生饥饿感,大脑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对大脑来说,最好的糖是“慢性糖”,即从馒头、米饭、土豆、玉米等主食中获得的。蛋白质是保证脑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脑中蛋白质3小时便需要更新一次。因此多吃鱼虾、瘦肉、蛋、动物内脏、牛奶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有很好的健脑作用。

    山东大学营养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山东营养学会理事徐贵发教授说,考生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很正常。此时,家长一定要耐心为孩子翻新花样,丰富种类,不能嫌麻烦。还可以考虑加餐以补充热能和营养素。加餐应该是真正富有营养的食物,除含有适宜热能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也应含量丰富。
, 百拇医药
    家长应牢记“八项注意”

    一要注意角色定位好。高考是孩子考试,不是家长考试,孩子是主角,家长只是配角。家长的工作只能是辅助、辅导、引导,家长陪的功夫“在诗外”。家长不能“越位”,代替包办。家长有能力对孩子的学业解疑释惑当然好,但工作重点主要应给予建立信心上的支持,心理上的排解和疏导,人生选择、处事思路方法上的启发和指导,生活上的调理和关照。这方面,家长虽是个配角,其作用可也是无可代替的,独特的。

    二要注意以身作则。小时候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大考更要这样。不能孩子苦读,你玩麻将、打牌。

    三要注意“管紧点”。注意观察,一有什么不好的苗头,解决在萌芽中。一般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可一旦发现“歪”的,比如恋爱、违反法律、道德、校规等,都要制止。但制止的手段主要是说服,讲道理。

    四要注意交流。两代人天然存在隔膜,处理不当就容易形成好像在“给家长考”、“给老师考”。“孩大三分客”,很有道理。两代人能交流,重要的就是寻找共同语言。按说学习、解题是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恰恰是最不应该涉及的话题,尤其是家长不宜主动提出。因为,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都在忙活这个,能不烦嘛?交流的话题一般从生活科技方面的事情入手为好,既轻松,孩子又感兴趣。
, 百拇医药
    五要注意多“倒螺丝”。倒螺丝,就是帮着孩子舒缓排解备考的压力。一般到高三,孩子都懂事了,都是不用扬鞭自奋蹄,除了自己给自己加压外,社会的关爱、家庭的期望、同学的你追我赶等,有形无形的压力往往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给倒倒螺丝,而不能一味地加压上弦。

    倒螺丝方法之一就是“降一调”,比如,制定高考目标,家长表达意见就要留有余地,不要提不切实际地超出孩子能力的目标。倒螺丝的方法之二是“会放松”。家长要想办法和孩子一起放松调节。我的做法就是一般一次模拟考试下来,都拉着孩子登一次山,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六要注意不要关着门读书。尽管高考临近,也不能让孩子天天只扎在功课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于身心都不利。要让他了解一些围绕高考的事,还要让他不间断地了解一些国内外新闻。这也是一种调节。也不要不做家务事。今年广东美术考试画水龙头难住了不少人,以前考试都是画石膏像、果篮什么的,这次出题方式一变,有人就不适应了,要是适当做家务,洗盘子洗碗,拧水龙头多了,蛮可以应付。
, 百拇医药
    七要注意创造好氛围。亦即营造良好家庭气氛。有的家长孩子一考不好就着急上火,一天到晚婆婆妈妈的絮叨,搞得孩子心绪不宁;还有的两口子闹矛盾也不回避孩子,家庭气氛凝重,孩子能不受影响?应当营造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家庭气氛。高考可以说是举家之力办一件大事、好事,要全家拧成一股绳才是。同时像战斗一样,战斗间隙,也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

    八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到考前这话特别适合。现在开始批评就要降为零,并且要想法“表扬”,哪怕孩子小时候做的一件成功的、令人惊奇的事今天拿出来说说,都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信心。现在离高考只有10天,没有格外出格的事,家长只管做饭,做好后勤,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惹孩子,多说鼓士气、长斗志的“过年话”。(作者 双山 注:系《女儿六月要高考》一书作者,该书精彩内容详见本报22版)

    本版采写 记者 刘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