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1890
乌鲁木齐护工现状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5日 中华女性网
     护工告急 医院无奈

    “请派一个护工给我父亲吧!”李女士夫妇满面愁容地在医院工作人员面前请求着,“单位不好请假,孩子又小,天天熬夜陪床,我们实在顶不住了。”“只要有,我一定派!可实在没有人手,你叫我怎么办?”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同样一脸无奈。这一幕近日发生在乌鲁木齐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记者走访发现,护工紧缺已经成为令病家受累、医院无奈的一大“心病”。

    目前,乌鲁木齐不少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护工管理部门,有一支较固定的护工队伍,可以应对一般情况,但若遇护工需求量激增的“高峰”,难免会捉襟见肘。

    “本来就人手紧,还要不断流失。”一位护工管理人员“叹苦经”。翻身、擦背、喂饭……护工工作十分繁重,月收入普遍在600元—900元之间。而行业内因经济原因而“跳槽”的现象则更为频繁。据了解,目前全市医疗系统针对护工的薪金数额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医院只能互相“通气”,定出让病家和护工都能接受的“价格”,可这种默契往往又会被一些“不守规矩”的医院打破,使得护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证。然而对于“扩编”,院方也有它的难处,因为护工工作需求变化大、机动性强,单纯增加从业人员,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http://www.100md.com
    医院护工现状调查

    这天晚上9时许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初见李顺徽时,以为他快40岁了,但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才31岁,只是这两年做护工老了很多,这也许和他常年值夜班有关。由于李顺徽有时是晚上7点到凌晨3点陪护,有时是从凌晨3点到上午10点陪护,病人一有什么事情,他都必须在场。如果碰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深夜或者凌晨时同值班医生及护士处理应急情况是常有的事。并且陪护时间内是不允许看电视和报刊书籍的,晚上的时间就特别难熬,只能够在走廊里来回走。不过即便如此,仍然舍不得放弃这份工作:“毕竟一个月能有七百多元的收入,总比在老家找不到工作好。儿子现在上学需要很多钱。”

    睡眠不足是护工面对的普遍问题,据不少护工反映,他们最缺少的就是睡眠。目前医院护工分两种:24小时陪护和12小时陪护。24小时的护工随时都需要提供服务,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病人症状轻,夜里睡得安稳些,否则自己也整日整夜无法休息。而因12小时护工薪水较低,不少人都身兼两职,早7时到晚7时白班护理完一个病人,立即赶奔另一病房,再做另一个病人的陪护。记者走进病房时,云姨正忙碌着照顾病人吃饭。听到记者称呼自己“云姨”,她显得特别高兴,直夸记者有礼貌,不像有些患者家属对她的称谓就是“喂”。云姨告诉记者,她做护工有7年了,已经护理过上百个病人,学到了不少护理的技巧,特别是对护理中风偏瘫的老人比较有经验,现在每天一有时间就帮病人按摩。“我是尽责护理病人,可还受到不少委屈。”云姨说。除了每日的例行工作外,她们的护理工作还包括帮病人大小便、翻身、拿东西、倒水、换衣裤等等琐碎事务。有一次护理一位癔症患者,他经常又吐又拉,衣服床单洗了一次又一次,给云姨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后来,病人因为并发症去世了,但家属却说是因为她是乡下人,笨手笨脚不懂护理,并向医院投诉。
, 百拇医药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8名护工当中,有6名反映,在护理过程中,最难受的不是工作的辛劳,而是被病人及其家属和护士误解和轻视。

    护工的生存状况堪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病人及其家属对于护工的生存状态了解得并不多。

    记者走访了乌鲁木齐市几家医院后发现,除了极少数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工有倒班休息制以外,其余科室的护工全部都是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没有休息场所的。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护工月收入在400—600元的占10%,600—700元的占15%,700—900元的占45%,900元以上的占30%。而就这不到1000元的收入,也通常是以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地超负荷劳动换来的。此外,很多护工并不是由医院直接管理,而是由某些家政公司聘用的。医院需要护工时,就到公司来联系。这种情况下,病人支付的护工费有一部分是由医院和家政公司分掉的。另外,随着社会对护工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护工在工作之余还要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和文化考试。一名在某中心医院工作的护工向记者倾诉时,几乎要哭了出来:“我每天收入19.5元,除去一天三顿饭,剩下的已经不多了。但还要办健康证,医院还老组织我们参加文化考试。我知道这是为病人好,可我们的权益还是没有保障。”

    自治区物价局的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中并没有护工这一项,所以有关护工或护工公司收费的标准,并没有纳入政府定价的范围。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是:护工公司属于劳务派遣性质的企业。按照劳动法律规定,护工公司应与护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和劳动报酬,也应为所雇用的护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护工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护工公司规范劳动管理,减少争议。(本报记者 王江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