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5980
论“三”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0日
     论“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第22卷 传统生命科学研究

    作者:朱 明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 北京100029

    关键词:三;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经文讲到的“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既是太极之妙用,为造物之始,而有“三生万物”;同时又是先天与后天的具足,包涵了万物的本质——即“冲和”之整体。一切事物的发展和演化,其始为一(太极),化为二(阴阳),合为三;同时任何事物又都是广义的精、气、神三宝的具足,即现今所谓物质、能量、信息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因此,这个“三”体现出“形而上”与“形而下”世界的圆融。

    老子这一观点与《周易》所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结构模式一脉相承。《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渊薮,同时也是东方科学的镐矢。博大精深的易学体系不仅涵概了“一”和“二”——即太初混沌,太极一气化生阴阳两仪;更是“三”的源头和胎息。《周易.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周易》中所说的“生生”之道是以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的。《周易.系辞上传》复云:“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如象数量中的“阴数”(六)与“阳数”(九)俱是三的倍数。一爻及至一卦的内容可反映出三维、乃至多维的时空变化。而所谓“象”,既是先后天的统一,同时又是主客观的合一。所以医家论象名曰“藏象”;历算用象名之“运气”与“干支”。这些俱是“三”的妙用。

    老子不仅以易为圭臬,直陈“三生万物”之理,而且在《道德经》首章便开宗明义,说的就是“三”的道理。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宇宙的规律;本非相对世界中的常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