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7012
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6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30期(总第963期 2004.07.26)
     (接上期)

    九、违拗性严重(不听指令,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

    现象描述:在儿童行为发育过程中,2~3岁是一个比较难以驾驭的年龄阶段,较易出现违拗性,又称个性发育的第一危机期。家庭教育问题与违拗性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我们发现,这些儿童常常受到家庭的娇生惯养,没有适当的行为限制,缺乏正确的行为示范,特别是在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表现出无自制力、大哭大闹或大叫大嚷。

    近期和远期影响:大部分儿童在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能够顺利过渡,逐渐懂得规矩,遵守指令,尊重权威,但有少数儿童的违拗性不断加重,泛化至整个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目中无人、违反纪律、我行我素,甚至还以此为乐。长此以往,其行为会造成儿童与同伴或老师的关系紧张、交流困难、适应不良。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教育不一致,如当一方家长在规范儿童行为时,另一方家长则袒护孩子、指责对方,这样做更易造成儿童无规无矩。这在祖孙三代的大家庭中尤为多见。

    矫正策略:必须是整个家庭人员的共同参与,遵照强化行为为主的原则。

    十、有睡眠问题(难入睡、夜啼、夜惊、梦游等)

    现象描述:据调查,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有上述睡眠问题的高达40%左右。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承受各种心理紧张,如学英语、画图、音乐、计算机等。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神经系统较易兴奋,而家庭的作息又无规律,很容易造成各种睡眠问题。

    近期和远期影响:睡眠有利于大脑的休息以及体力与精力的恢复。儿童睡眠问题可在短期内造成白天的学习效率较低、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和烦躁不安,如果不及时处理,形成恶性循环,就会产生伴随睡眠的各种附带条件,例如要父母陪着睡、在床上玩累了再睡、入睡时间不规则等,反过来更加重睡眠问题。

    矫正策略:睡眠问题的行为矫正应注重入睡准备,如睡前至少半小时让儿童从事一些安静活动,并营造一个光线较昏暗的睡眠环境,每天定时完成同样的程序后上床,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完), http://www.100md.com(金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