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1957
夏防虫媒传染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6日 中华女性网
     蚊子是夏秋季节非常多见的一种有害昆虫,可传播许多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美国、巴西等国家因为蚊子携病毒、细菌传染疾病,政府不得不拨巨款消灭蚊虫;蚊子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

    乙型脑炎:感染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局部细胞及淋巴结中不断繁殖,不断侵入血液,当侵入病毒量多,毒力强,患者本身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时,则病毒大量繁殖,经血流散布全身,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使呼吸系统出现衰竭,导致呼吸停止死亡。乙脑的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呕吐,严重时会发生昏迷、意识障碍、抽搐和呼吸衰竭。这种疾病发病急,发展快,病情比较危重,若抢救不及时会致命或留下后遗症影响智力。儿童是患乙脑的主体,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最低。孩子一旦得病,病情常十分凶险,孩子会很快陷入昏迷,同时伴随失语、吞咽困难症状,甚至出现肢体瘫痪,一旦抢救不及时,常因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

    疟 疾:也叫“打摆子”,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携带疟原虫的蚊子传染。疟疾的临床特点是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和贫血。

    丝虫病:由库蚊传播,早期表现为发热、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等,常先有腹股沟、股部淋巴结肿痛,然后沿大腿内侧淋巴管有一红线自上向下蔓延发展,后期表现为象皮肿和淋巴水肿等。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我国的海南及南方沿海也常受波及。其主要表现有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疲乏,牙龈、鼻腔或消化道出血,并有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病例可伴有明显的出血及休克等危重症象,病死率较高。

    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最好办法是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另外,服用大量维生素B1可免遭蚊虫叮咬,因为蚊虫不喜欢维生素B1的味道。为避免蚊虫的叮咬,在户外活动者提倡穿长袖、长裤,暴露在外的皮肤涂抹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如清凉油等,同时,要清除杂草、垃圾,疏通污水沟等,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刘江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