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信息
编号:10537773
热病衡正目录及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31日
     感谢“索居苦读”先生友情提供,稍后在社区提供全书下载

    卷首

    姜春华教授序

    熊寥笙研究员序

    王绪鳌付厅长序

    自序

    卷一 医家医著介评

    抨击叶派学说医家之源流初探

    陆九芝及其《世补斋医书》

    恽铁樵及其《温病明理》

    谢诵穆及其《温病论衡》

    从《温热逢源》看柳宝怡对温病学说的独特见解
, 百拇医药
    从《伤寒质难》看祝味菊对伤寒学说的独特见解

    《温热辨惑》钩玄

    卷二 叶吴学说驳议

    《温热论》扬稗

    再驳“‘温邪上受’等十二字为温病提纲”说

    “夏暑发自阳明”质疑

    吴鞠通论治上犯中药殊多矛盾

    略评吴鞠通“寒温始终不同”的观点

    略评“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

    剖析伤风谈寒温--温邪说质疑

    从伤寒名实谈到“仲景书略于治温”说
, 百拇医药
    伤寒正名辨

    葛根桑叶辨

    《吴鞠通医案》伏暑门周姓案析评

    卷三 外感热病杂论

    清以后治外感热病之学的流派有三

    柴胡解表之争平议

    略谈前人对传染病的认识及其防治原则

    非湿黄疸论

    《伤寒论》第200条释疑

    太阳六淫病,初起有六型

    “太阳病为手太阴肺经证”质疑
, 百拇医药
    《伤寒论》中阳明病诸虚证之探讨

    吴鞠通论燥治燥略评

    卷四抨击医论选辑

    论叶天士临证指南伤寒门方(陆九芝)

    论临证指南温热门席姓七案(前人)…

    合论顾景文温证论治吴鞠通温病条辨(前人)…

    再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前人)

    再论胃病有神昏肺病无神昏之理(前人)

    论章虚谷外感温热(前人)

    驳吴鞠通三焦说之谬(恽铁樵)
, 百拇医药
    温热之病理与定名(章巨膺)

    太阳伤寒关于温热病之分辨(祝味菊)

    温病学说思想变迁考察后之结论(谢诵穆)

    叶派温病治术之批评(前人)

    评温病条辨(章虚谷)………………………………………………………………………

    姜春华教授序

    柴君中元近以其所著《热病衡正》一书,问序于余,余乃序曰:柴君学术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反对一家独霸,有感于医坛为叶天士学派所独占垂二百年,近且弥漫全国,医学院校悉尊叶氏为宗。一若医学之发展至叶氏为极,又若叶氏唯一正确无误,苟不破除此种思想,学术难期进步。余极韪其言。叶天士《温热论》起首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系误解明人袁体安之论所致,袁氏本谓四时之邪,各有所犯,春曰风温首先犯肺,夏秋冬之邪即各有所犯,不必上受犯肺,袁氏立辛凉轻剂,亦以其在上之温邪,非泛指四时之病,叶氏误为泛治一切温热之法,此所以流毒甚广,今柴君广泛搜罗温热伤寒之论为《热病衡正》,使叶氏之学与各家之学并列,衡而正之,俾从事于此者得正确之途径,有助于人民健康,喜而为之序,如上。
, http://www.100md.com
    

    上海第一医学院姜春华

    时在一九八四年六月

    熊寥笙研究员序

    柴君中元,医中英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连年以来,所著《景岳新方辨》、《治肾研究》两书,曾各方徵求意见,已先后问世,颇得读者好评。今岁又辑近代各家论温学说成集,参以己意,颜曰; 《热病衡正》。予读之而喜曰:寒温学说之争,晦塞二千余年,群言淆乱,而能衡之以正,言人所未言,非具真知灼见,曷克臻此,岐黄仲景之学,而今而后,可大白于天下矣!新著书出,必将促进百家争鸣,振兴中医,有厚望焉,故乐为之序以告读者。

    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 八旬老朽熊寥笙

, 百拇医药     一九八四年六月十日于渝州寂庐

    王绪鳌副厅长序

    科学的进步,在于学术的繁荣;学术的繁荣,决于学术的民主。只要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就必产生不同的学术流派。面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活跃了学术气氛,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蠡起,百家争鸣,曾促进了我国

    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金元时代,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对明清医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延续,对更新更完整的医学理论和医学流派的产生,起着推动作用,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促使医学

    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

    任何学科的每一个成就,都受着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象盛极一时的明清温病学派,我们在看到其学术上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所存在的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这是我们对待祖国医学遗产所应树立的正确立场。在学术上,必须提倡百家争鸣,以理服人,以实践检验真理,要通过讨论、评议、分析、探索,来辨清是非,以达到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之目的。一切漫骂式的贬斥诟议,出奴入主的门户之见,党同伐异的宗派思想,割断历史,否定一切的错误观点,决不能代替真正的学术争鸣,也不能促进中医学术勺向前发展。
, 百拇医药
    今夏,有幸得览柴中元同志新著《热病衡正》,深感柴君深精医理,富有实学,特别对感证,独具卓识,颇有新意。是书远绍旁搜,采撷前人之说,钩元提要,畅抒作者之见,针对清代叶天士等温病学派进行了广泛的抨击,文笔犀利,见解新颖,这对促进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近百余年来,我国医坛上,确实是叶派的温热学说,占据了重要地位,附和通论的多,随人喧喝者众,针砭时弊的少,要求变革者鲜,对叶派持不同意见的学术观点,已渐罕为人知。作者抱着“促进百家争鸣有小补,活跃学术空气起的目的,采撷陆九芝、恽铁樵等诸家学说,或介绍,或评议,或引发,或探索,实能启发后学,广开思路,足发前人之窗奥。余自愧学识谫陋,于伤寒、温病学说一知半解,得读是书,耳目为之一新,获益非浅。是书对进一步研究外感热病,研究伤寒、温病的源流、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作者这种整理祖国医学的方法,对促进中医学出发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读后有见如上,遂书之以为序。

    古越王绪鳌
, 百拇医药
    一九八四年七月于杭州

    自序

    诚如谢诵穆氏所说: “温病学说之派别极多,不仅叶吴等数家而已。古代发挥温病之学说,多有在叶吴之外者,叶吴之温病,不过温病学说之一部分,尚不足为全体温病学说之代表。”但近人在谈及清后中医之于外感热病时,开口叶、薛,闭口吴,王,竟好象只存在叶吴一派!

    历史证明,要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宜“百家争鸣”,忌“独尊儒术”。无论何时何地何一领域,凡由一家一派之学长期在学术上占统治地位,弊病极多。中医学自不例外, “百家争鸣",则医道中兴;“独尊儒术",则思想僵化,这是必然的规律。然叶派学说之几乎主宰中医对外感热病的研究,迄今已垂二百年!曾有人指出:由于叶派长期宰据医坛,时医习用轻清而不问治疗成绩之流弊,百余年前,就已无形中蔚为风气,睹九芝正因目击其祸,才奋笔著《世补斋医书》,文词虽不免偏激,实为救时之良药。也有人认为,时医误治屡屡,覆辙相寻稻滔,学术空气沉闷,学术思想僵化,叶派末流之弊,早已遗祸无穷。当然,这类说法,在叶派中人,则坚决否认,且视为攻讦,故激烈反对。但这至少已说明,围绕叶派的温热之学,评价不同,有争论,这是客观存在。
, http://www.100md.com
    近三十年中, “双百”方针,一直提倡,但抨击叶派学说的医著,绝少重梓。抨击叶派学说之医文,难得一见。加上现在统一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的《温病学》又一以叶吴之学为尊等原因。抨击叶派医家的学术观点,已日渐为后来者所罕知。中医界对此熟视无睹,竞让“口头上倡‘百家争鸣’,实际上则‘独尊儒术’”,成为一种既成事实,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

    或许有人会说:1978年,《新医药学杂志》上明明就发表过姜春华教授评批叶氏之文,进行过讨论。但静水投石,不比激流奔腾。姜老之作,在全国各地医刊登载着大量叶派观点文章的历史条件下,实在只能说是风毛麟角,空谷足音,难以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盛况征。何妨姜老文出,医界哗然,并不曾见谅于时医。故与其说此事体现了中医界贯彻“双百”方针的认真,到不如说此事反映出现在以叶派学说为医家正宗,以抨叶观点为左道旁门,这种思想,已是何等的牢固!

    恽铁樵说;“温病伤寒之辨别,可谓是中医之症结,明清两朝之医学,只在此间题上磨旋,门户之见,谬说之兴,均由此起,著作汗牛充栋,而医学晦盲否塞。”余谓近代医史之状况,并不完全如此,恽氏之言,出于愤慨。但从中可以肯定一点:在恽氏之时,就已有不少医家不满现状,要求变革,希望在外感热病学方面,荡除错误理论,发掘前人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新知,融汇贯通,开创新路子,取得新进展。恽氏学派猛烈地反击废止派,痛斥时弊,推崇经学,主张中西汇通,其目的就是为了振岐黄之坠绪以发扬光大之。
, 百拇医药
    叶派学说,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能完美无缺,以今日之眼光视之,事实上缺憾不少,加之末流之弊,自然会招致要求变革医家的不满,所以继陆九芝之后,站在叶派学说对立面来研究外感热病的名家,曾一度风起云涌,大不乏人,他们著书立说,树帜坛坫,与叶吴诸家,各立门户,争相斗妍,从而掀起了著名的寒温之争。陆九芝、恽铁樵,祝味菊等这一批被今人统隶于伤寒派的医家,和柳宝怡等温热派医家,在“医以叶说为宗,而举世同风”的历史条件下,不附和通论,不因循流俗,针对叶派学说,各抒己见,进行驳辩,提出了不少独到的新见解,大大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热病之研究,也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开展,这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惜近三十年中,由于上述原因,该派学者,常詖人诋为复古卫道、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守旧派,他们的学术思想,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已不复为后来者真正所了解。中医界现在“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严重局面,与这一问题有否关系,实很值得我们的深思。前人有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充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余谓我中医界欲发奋自强,振兴崛起,为大发展开创祈局面,就必先“诸子蠡起,百家争鸣”,打破一家一派之学长期在学术上宰据医坛统治地位所
, 百拇医药
    造成的沉闷空气而后可。

    过去伤寒学派中人,鉴于叶氏被人作为偶象来崇拜已久,又恶该派中人之推崇仲景,阳奉而阴违,故大都利用仲景之威望,通过阐明其学,来予之驳辩,来予以抨击。而叶派中人,对该派之抨击,则相当的反感,他们一方面加倍热烈地崇扬叶氏学说,一方面抓住该派中有些人崇尚经学,主张太过之小辫,责其“复古”,加以排斥。近则或谓叶派医著,亦为中医之经典,指谪其书,便是数典忘祖。余谓若必随俗浮沉,讳莫如深,避这“复古卫道”, ?“数典忘祖”的瓜田李下之嫌,则举世长此同调,禾稗概不予辨,则不独大不利于中医事业之兴旺,且遗误病人亦无穷。仲景、天士,于中国医学,固贡献卓著,其创新精神,尤足可贵,但我们只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予其一定的历史地位,决不能因此就拜倒于古人之脚下。须知迷信权威,因循守旧,固执偏见,狂妄自大,此为我中医事业发展之巨大隋性力,它一直妨碍着人们去探索真理、获得真知灼见。伟人不是圣人,经典并非天书,明见其学有瑕疵,为何缄口不许言!余深不满于此,且有见如上,故不揣学识谫陋,采撷前人之说,或介绍,或评议,或引发,或探索,畅述己见,纂辑成集,名曰《热病衡正》,冀醒来者之耳目,若此能于促进百家争鸣有小补,于活跃学术空气起作用,余即因此而不能见谅于时医,亦何辞焉!稿甫成,送呈国家科委中医组姜春华教授及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熊寥笙研究员审阅,其时,二老适均健康不佳,荷承二老分别在病中挥毫为小书写序,又承浙江省卫生厅王绪鳌副厅长拨冗写序,遂使小书添辉增色,并蒙县科协、县卫生局领导支持付梓,使此书得以较快与较多的读者见面,值此杀青之际,附志数言,一以记前辈领导之支持,一以示作者衷心之感谢!

    

    上虞柴中元书于百官龙山之寓所

    时在甲子年夏月, 百拇医药( 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