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和科学家梦境差别大 做梦与性格有关
梦与性格有关系吗?如果这个问题让心理学家来回答,他肯定会回答“是的”。20世纪50年代,脑电波仪一问世,心理专家便将它带进了“睡眠研究室”或“梦实验室”。几十年来,脑电波仪被用来测定人类睡眠时大脑的变化与做梦的规律,并探讨梦境与性格的关系,这些内容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此时,西方学者克莱特曼发现了“快波眼动睡眠期(REM)”,即此时睡眠者的眼球表现为急速而不规则的运动。
宋溪/图 J085 人每晚都要做梦
但会常常“遗忘”
人们通常认为,夜间睡眠是先“由浅入深”再“由深到浅”,然后直到早上完全醒过来。但科学家利用脑电波仪的追踪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人在夜间七八个小时的睡眠中,一般有四五个周期性的脑电变化。在每个周期结束,将要进入下个新的周期时,脑电波会出现急速而不规则的变化,此时便是睡眠的快波眼动期,或称做梦期,也就是说这时人们正在做梦。
, 百拇医药
每个人几乎每晚都要做梦,但绝大多数的梦被人们遗忘了。人们为什么忘掉大多数的梦呢?其主要原因是“时间”因素。梦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当在快波眼动期结束时叫醒睡者,则大多数人都能回想起刚刚做过的梦;但在快波眼动睡眠期结束10分钟后才叫醒他们,则大多数人都已“忘记”所做的梦了。人的梦有相当的“情绪负荷”,在自然情况下,存在记忆中的往往是早晨醒前发生的梦境,或者由于某个让睡眠者惊醒的梦境。人们对梦境的记忆,主要靠其对梦境的“回想力”,即一个人回想梦境的本领和态度。
据了解,人类一夜至少做4到5个梦,一年就要做1500多个梦,一生大约要做10多万个梦;人生的1/3用来睡眠,而睡眠的1/5则用来做梦,所以梦是人们“1/15的人生”。
梦的记忆与性格有关
艺术家和科学家差别大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时而“多梦”,时而“少梦”,心理专家认为,人类对梦境的“回想力”,除了时间因素外,不同人的人格特征和思考方式也起着一定作用。
, 百拇医药
心理学家戴门特的研究显示,内向性格的人,较容易想起自己做过的梦,而外向性格的人则相反,这很可能是由于内向性格者比较专注于自己内心情绪和感觉之间的复杂联系。
胡德森博士将人类的思考模式分为两大类型:一为“聚合性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类似人们从多种现象里总结一种结论的推断方法,“聚合性思维”往往被认为显示了一位科学工作者的思考模式;二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丰富的想像力与表现能力,类似某个人在某种条件下,能令众人理解的能力,“发散性思维”一般是艺术工作者的意念特征。
胡德森的研究表明,在快波眼动睡眠期结束,如果叫醒“聚合性思维”的睡眠者,他们较少报告,或者回忆到他们正在做的梦,即使知道做过梦,梦境也不够生动鲜明。而如果是“发散性思维”的睡眠者,他们能回想起许多较活泼的梦境。
科学家:善于把梦境“合理化”
, 百拇医药
艺术家:爱做生动敏感的梦
科学家还对梦境做了更仔细的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的快波眼动睡眠期还可再分为两种现象:在眼球快速转动过程中,眼球会暂停片刻,好似在凝视什么东西,然后继续转动。
眼球的快速转动与暂时停顿,分别称为REM-M期和REM-Q期。REM-M期,就是梦的“原本感觉经验”阶段,即“发梦期”,做梦者好像开始处在内心感应时期,自己浮现在“意识屏幕”的光怪陆离的场景之中,对周围的一切目不暇接。而REM-Q期则是梦的“续发认知校正”阶段,即“接梦期”,好像做梦者已经有了一段梦的经验,正在对刚刚看到的光怪陆离的画面做合理的解释或评估。
研究指出,“聚合性思维”的人对梦境的回想力虽然较差,但是具有较长、较多的“接梦期”,也就是说,科学家即使在睡梦中,仍尝试发挥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梦中各种各样的画面整合为一个“合理的故事”,从混乱中找出秩序来,这可能是他们对梦境能够“记忆良好”和“明确评估”的原因。但“发散性思维”的人,即艺术家们则相反,他们梦中有许多生动、敏感的场景,而他们对梦境的回忆却零乱、荒谬、斑斓。
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这可能表现在对梦的“回想力”上,因此,科学家建议,人们不必对做梦境感到紧张,也不必要求过多地“释梦”。心理学本身作为一个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学科,也正越来越努力尝试用严谨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来进行试验和探索,以期能够合理解释目前仍未被人类所了解的一些生理现象。, 百拇医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