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8001
叶桂考略4——故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4日 中医药论坛
     唐大烈稍晚于桂,其《吴医汇讲》谓叶氏“世居阊门外下塘”。《吴门补乘》卷七载:“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居上津桥。”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云;“尝晤先生后人讷人、半帆于上津桥眉寿堂。”又叶桂门人华蚰云编有《种福堂公选良方》,后学郭维濬选辑《眉寿堂方案》。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叶氏故居当在苏州阊门外下塘街与上津桥之间,住宅有种福、眉寿二堂。

    1955年苏州市文管会胡觉民、陈涓隐曾对叶桂故居作过调查,其原始记录云;“阊门外渡僧桥下塘街叶家弄口倪姓房屋为一巨宅,先为清初苏州名医叶天士住宅,叶殁后,其后人将房屋售与张廷济,由张后人售与倪远甫,现为倪之后人所有。宅中有面积约半亩之小花园,部分房屋构造甚精……”张廷济,字叔未,嘉兴人,嘉庆举人,寓居吴中,有《桂馨堂集》等传世。倪远甫,天津人,兴办钱庄实业,辛亥革命后南迁上海。当时购买此宅,用以安置家属。其孙倪慎武即出生于此,现仍居住于该宅之东璃,仍谓此地原是叶天士故居,此乃“世代相传,尽人皆知”.

    1986年,苏州市中医学会医史学组举办纪念叶天士诞辰32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间学组并文管会有关同志经资料分析、实地勘察与采访,初步论证:阊门外渡僧桥下塘48号--54号建筑群为叶桂故居。

    叶桂故居座北朝南,东西三落,前后七进,明清建筑。现半为苏州市药材批发站仓库,半为居民住宅。唯部分房屋经翻建装修,篇额或毁或损,然昔日之规模构造,厅堂居室大致格局犹存。其中落第二进大厅面宽三间,前后置翻轩,四壁下部均用水磨贴砖,梁柱枋板缀以木刻浮雕,图案则以灵芝瑞云为主,窃以为此处似属叶氏种福堂诊室之所在。至于眉寿堂,则似在宅后内室之间,或者在上津桥附近另有分宅,未可定论,容而续考。又其住宅东侧有一弄堂,名“叶家弄”,宽约二米,长百米许,叶宅进深占弄长之70%,并有侧门通内宅,可供家人内眷出入之便。弄堂南伸段称“水叶家弄”,因其靠临阊门古运河,故名。河边有一石砌码头,相传为叶氏专用码头,以停靠病家求诊船只和叶氏出诊快船。

    明清时期,阊门一带乃姑苏最繁华地段,当时的府治县衙多设于此,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店贾林立,名医集中,药肆亦多。可谓:商贾客栈多林立,名医药肆咸居集,有天下第一码头之称。叶桂住宅即在老阊门外,渡僧桥与上津桥之间,两桥之下横贯运河,东去与环城河道构通,西行与枫桥运河相汇;而渡僧桥北便是七里山塘,甚为熙闹。有道;一脉运河划龙舟,七里山塘到虎丘,堪称当时之水陆要津。医家在此枕运河依山塘的渡僧桥衅设诊,诚为理想之地。

    窃以为叶桂故居当属苏州重要历史文物遗迹之一,亟应予以重视整复与保护,此举对弘杨民族文化,振兴吴中医学乃为一大实事。, 百拇医药( 中医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