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化疗日臻成熟
近十年来,国际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很快,尤其是在化疗领域取得极大进步,如“剂量密度疗法”等新概念的出现,为乳腺癌的化疗开创了新的局面。f#rg, 百拇医药
■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f#rg, 百拇医药
目前橄侔┦鹾蟾ㄖе瘟频某S梅桨甘荂MF[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M)+5-氟尿嘧啶(F)],以及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A)+5-氟尿嘧啶]、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最近几年许多协作研究的结果显示: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CAF、AC)优于CMF方案,目前国外趋向于使用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f#rg, 百拇医药
NSABPB-23试验发现,4周期AC方案的疗效与6周期CMF方案的疗效相等。E鄄BCTG研究对16组试验(14000例)的分析表明,与CMF方案比较,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以使复发和死亡危险分别降低11%和16%,5年和10年死亡率分别降低3.5%和4.6%。INT0102研究对2691例淋巴结阴性的高危病例对比评价了6周期CAF方案与CMF方案的疗效。结果表明,CAF方案稍优于CMF方案,两种方案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和82%,93%和90%。f#rg, 百拇医药
■剂量强度、剂量密度的调整f#rg, 百拇医药
2003年12月3日~6日,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召开的第26届国际乳腺癌会议上,欧洲肿瘤研究所的UmbertoVeronesi教授回顾了乳腺癌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提出由于这些进展而带来一些乳腺癌治疗观念上的彻底变化。如从过去的“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转化为“最低有效剂量治疗”,强调化疗要用最适剂量和程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剂量。f#rg, 百拇医药
Veronesi说,化学治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是明确的,但多年来治疗进展很有限,治疗效果处于平台期。而近5年来的研究结果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仅仅探讨给药的强度是不行的。“剂量密度疗法”概念的出现,为化疗的进展带来了希望。采用Norton-Simon理论(即根据肿瘤生长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每14天给药能最大程度地打击肿瘤,最大程度地限制引起耐药瘤株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将环磷酰胺每3周一次(600毫克/平方米)的传统给药方式改为每两周两次(第一周剂量为200毫克/平方米,第二周剂量为400毫克/平方米)再加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使目前化疗的平台状态有所突破。f#rg, 百拇医药
在2003年的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上,来自比利时的Piccart教授也指出:最近的研究结果已经动摇了“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应采用每3周为一个周期”的观点,其依据是CALGB9741研究的结果。此项研究比较了剂量密度疗法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情况。治疗药物:多柔比星(A)60毫克/平方米,环磷酰胺(C)600毫克/平方米,多西紫杉醇(P)175毫克/平方米。2005个入组病例被随机分为4组:①序贯组,A(每3周重复×3次)→C(每3周重复×3次)→P(每3周重复×3次);②序贯+G-CSF组,A(每2周重复×3次)→C(每2周重复×3次)→P(每2周重复×3次);③连续组,AC(每3周重复×3次)→P(每3周重复×3次);④连续+G-CSF组,AC(每2周重复×3次)→P(每2周重复×3次),共14周。中位随访期为36个月。其中315例复发或死亡。与标准的3周方案相比,2周剂量密度方案组的研究病例无病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显著提高,4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和82%(p=0.0072),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和92%(p=0.014),复发率和死亡率则分别降低26%(p=0.010)和31%(p=0.013)。但是3周连续给药和序贯给药病例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剂量密度方案显著优于常规辅助治疗方案。在乳腺癌的化学治疗中,物美价廉的蒽环类药物依然是目前临床的首选药物之一。f#rg, 百拇医药
综合上述的学术观点可以发现,乳腺癌的化疗已经从强调大剂量化疗转变到强调有效剂量、剂量密度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化疗方案,关键在于医生对患者术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月经及激素受体情况、特殊基因表达、身体素质、年龄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患者一定要在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针对不同个体,合理应用目前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疗。f#rg, 百拇医药
■和龙(和龙 )
■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f#rg, 百拇医药
目前橄侔┦鹾蟾ㄖе瘟频某S梅桨甘荂MF[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M)+5-氟尿嘧啶(F)],以及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A)+5-氟尿嘧啶]、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最近几年许多协作研究的结果显示: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CAF、AC)优于CMF方案,目前国外趋向于使用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f#rg, 百拇医药
NSABPB-23试验发现,4周期AC方案的疗效与6周期CMF方案的疗效相等。E鄄BCTG研究对16组试验(14000例)的分析表明,与CMF方案比较,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以使复发和死亡危险分别降低11%和16%,5年和10年死亡率分别降低3.5%和4.6%。INT0102研究对2691例淋巴结阴性的高危病例对比评价了6周期CAF方案与CMF方案的疗效。结果表明,CAF方案稍优于CMF方案,两种方案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和82%,93%和90%。f#rg, 百拇医药
■剂量强度、剂量密度的调整f#rg, 百拇医药
2003年12月3日~6日,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召开的第26届国际乳腺癌会议上,欧洲肿瘤研究所的UmbertoVeronesi教授回顾了乳腺癌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提出由于这些进展而带来一些乳腺癌治疗观念上的彻底变化。如从过去的“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转化为“最低有效剂量治疗”,强调化疗要用最适剂量和程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剂量。f#rg, 百拇医药
Veronesi说,化学治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是明确的,但多年来治疗进展很有限,治疗效果处于平台期。而近5年来的研究结果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仅仅探讨给药的强度是不行的。“剂量密度疗法”概念的出现,为化疗的进展带来了希望。采用Norton-Simon理论(即根据肿瘤生长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每14天给药能最大程度地打击肿瘤,最大程度地限制引起耐药瘤株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将环磷酰胺每3周一次(600毫克/平方米)的传统给药方式改为每两周两次(第一周剂量为200毫克/平方米,第二周剂量为400毫克/平方米)再加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使目前化疗的平台状态有所突破。f#rg, 百拇医药
在2003年的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上,来自比利时的Piccart教授也指出:最近的研究结果已经动摇了“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应采用每3周为一个周期”的观点,其依据是CALGB9741研究的结果。此项研究比较了剂量密度疗法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情况。治疗药物:多柔比星(A)60毫克/平方米,环磷酰胺(C)600毫克/平方米,多西紫杉醇(P)175毫克/平方米。2005个入组病例被随机分为4组:①序贯组,A(每3周重复×3次)→C(每3周重复×3次)→P(每3周重复×3次);②序贯+G-CSF组,A(每2周重复×3次)→C(每2周重复×3次)→P(每2周重复×3次);③连续组,AC(每3周重复×3次)→P(每3周重复×3次);④连续+G-CSF组,AC(每2周重复×3次)→P(每2周重复×3次),共14周。中位随访期为36个月。其中315例复发或死亡。与标准的3周方案相比,2周剂量密度方案组的研究病例无病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显著提高,4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和82%(p=0.0072),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和92%(p=0.014),复发率和死亡率则分别降低26%(p=0.010)和31%(p=0.013)。但是3周连续给药和序贯给药病例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剂量密度方案显著优于常规辅助治疗方案。在乳腺癌的化学治疗中,物美价廉的蒽环类药物依然是目前临床的首选药物之一。f#rg, 百拇医药
综合上述的学术观点可以发现,乳腺癌的化疗已经从强调大剂量化疗转变到强调有效剂量、剂量密度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化疗方案,关键在于医生对患者术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月经及激素受体情况、特殊基因表达、身体素质、年龄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患者一定要在肿瘤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针对不同个体,合理应用目前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疗。f#rg, 百拇医药
■和龙(和龙 )